閑詠二絕
[清代]:黃圖安
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愛惜,鶯聲聲里喚春深。
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
一枕羲皇午夢后,數(shù)行小試右軍書。
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愛惜,鶯聲聲裡喚春深。
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
一枕羲皇午夢後,數(shù)行小試右軍書。
“閑詠二絕”譯文及注釋
這二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
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一》:“黃河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二月三月,桃華(花)始開,冰泮雨積,川流猥集,波瀾盛長,謂之桃花水。”
羲皇:此指羲皇上人,太古的人。古人想象伏羲氏(即羲皇)以前的人,無憂無慮,生活閑適。陶謙《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右軍書: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故習稱王右軍。
清代·黃圖安的簡介

黃圖安(?~1659) ,字四維,奉天人。明末清初官員。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堂邑縣(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人)。明崇禎十年(1637)中進士,授推官,歷保定府推官、廬江知縣,遷吏部主事、吏部員外郎。其后,改任易州道。清軍入關,他率部歸降,仍任原職。以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有功升任甘肅巡撫,旋改調寧夏巡撫。后清廷以故意規(guī)避罪將其革職。順治九年(1652)因范文程力請,以僉都御史再任寧夏巡撫。順治十四年(1657)考滿,加副都御史銜。后,他以“舉薦非人罪”被降5級,不久卒。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寧夏巡撫黃圖安疏浚唐徠渠和漢延渠。
...〔
? 黃圖安的詩(1篇)〕
清代:
厲鶚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
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
宋代:
陳克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鈎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宋代:
張元干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風露濕行雲(yún),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鬥掛蒼山頂。
萬古隻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唐代:
柳宗元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複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宋代:
辛棄疾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須記取:昨夜龍湫風雨,門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里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游》賦。
?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隻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須記取:昨夜龍湫風雨,門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遊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裡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遊》賦。
?
清代: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凈,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淨,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裡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唐代: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清代:
陶元藻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閑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系巖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閑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系巖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魏晉:
陶淵明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里。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wèi)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顏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坐止高蔭下,步止蓽門裡。
好味止園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暮止不安寢,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營衛(wèi)止不理。
徒知止不樂,未知止利己。
始覺止為善,今朝真止矣。
從此一止去,將止扶桑涘。
清顔止宿容,奚止千萬祀。
唐代:
高適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回。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