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九日
[明代]:趙時春
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
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
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
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
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
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
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
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
“原州九日”譯文及注釋
這首詩選自《宣統固原州志》。原州,北魏至唐代州名。治今固原市原州區城關。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因治高平城,蓋取“高平”之意名原州。轄今固原地區大部、同心縣南部及甘肅平涼、鎮原北部。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
咽:阻塞,聲音因阻塞而低沉。塞笳:塞外的胡笳。
霜華:有月光的意思,也可解讀為霜的光氣。
入望:進入視野。賒(shē):長,遠。
蒼蒹:深青色沒有長穗的蘆葦。
鴻鵠:古人對天鵝的稱呼。
明代·趙時春的簡介

趙時春(公元—五0九年至一五六七年)字景仁,號浚谷,平涼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四年,卒年不詳。著有《趙浚谷集》十六卷,與《平涼府志》,均《四庫總目》并行于世。趙時春居華亭多年,著有《惠民渠記》、《復古南門記》、《朝那廟碑記》、《重修靈巖寺記》、《剡山半霧》、《儀山歌》、《夜歸儀州》、《登古儀州西城》、《華亭道中》、《華亭雨霧》等詩歌。
...〔
? 趙時春的詩(2篇)〕
明代:
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宋代:
張孝祥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
淡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唐代:
儲光羲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日暮長江裡,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清代:
朱彝尊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凈,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淨,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裡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唐代:
李遠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清代:
王國維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唐代:
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清代:
納蘭性德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鈎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幹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五代:
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清代:
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