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譯文及注釋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也特指考取進士,明清兩代只用于殿試前三名。
幾:此處指書案。
松堅二句:意為苦學破難關,魚變飛上天。發石,剖開石頭。魚變,魚變化為龍。語本《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莫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后以喻舉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近郡:古謂距王城五百里之外為近郡,指鄰近京城之郡。北宋時的京城是汴梁(今開封),衛州府治(府衙)位于今河南汲縣。
飛檄:飛馬傳遞的軍情文告。
清時:清平之時,太平盛世。
借籌:代人策劃。
軍宴:稿勞軍人的宴席。
椎:用木棰砸死。
“送龔章判官之衛州·新及第”鑒賞
題解
送十年前的學友龔章赴衛州做判官,先憶同窗之誼,再贊其苦學成材不易,又勉勵其忠于王事,后寫赴任地風物之勝。 ?
司馬光簡介
宋代·司馬光的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返让鞔_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司馬光的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