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子二首”譯文及注釋
其一
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傍晚她戲弄湖水把船頭淋濕,更脫下紅裙網羅池中鴨兒。
其二
小船掀動了滿湖風光,水波相連一派清秋,癡情貪看年輕人,讓小船任意飄流。竟然無緣無故隔船拋丟蓮子,可是被遠處的人看見,她大半天還在害羞。
“采蓮子二首”鑒賞
賞析
詩題《采蓮子》,可是作者沒有描寫采蓮子的過程,又沒有描寫采蓮女的容貌服飾,而是通過采蓮女的眼神、動作和一系列內心獨白,表現她熱烈追求愛情的勇氣和初戀少女的羞澀心情。
“船動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蕩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秋”字,不僅寫出湖水之色,更點明了采蓮季節。“湖光”映秋,怎會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為秋風乍起綠波間?還是因為水鳥掠過湖面?都不是,而是因為“船動”。這里,作者沒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沒有交代船怎樣“動”,因而對讀者來說,這些都還是謎。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過“貪看年少”點明詩篇寫的是個采蓮女子,同時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著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癡情憨態,把采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得神形畢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蕩起層層波瀾。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江南水鄉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南朝以來,江南地區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姑娘采用了傳統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蓮子拋中沒有?小伙子是惱是喜?可有什么表示?這些作者都故意避開了,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而把筆鋒深入到采蓮女的內心。沒想到拋蓮子的逗情舉動遠遠被人看見了,多難為情啊!姑娘紅著臉,低著頭,羞慚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么不等沒人時再拋呢?這“無端”兩字透露出姑娘復雜而細膩的心理狀態。“半日羞”的窘態,則展現了一個初戀少女特有的羞怯,詩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豐滿可愛。
這首詩清新爽朗,音調和諧,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里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皇甫松簡介
唐代·皇甫松的簡介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余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馀》。 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 皇甫松的詩(5篇)〕猜你喜歡
念奴嬌·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驀山溪·閨情
冬天易晚,又早黃昏后。修竹小闌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蕭蕭寶馬,何處狂游?
〔幺篇〕人已靜,夜將闌,不信今宵又。大抵為人圖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的廝禁持,兀的不白了人頭。
〔女冠子〕過一宵,勝九秋。且將針線,把一扇鞋兒繡。驀聽得馬嘶人語,甫能來到,卻又早十分殢酒。
〔好觀音〕枉了教人深閨里候,疏狂性奄然依舊。不成器喬公事做的泄漏,衣紐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過南樓煞〕問著時只辦著擺手,罵著時悄不開口。放伊不過耳朵兒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歡偶,把你愛惜前程遙指定梅梢月兒咒。
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隨風東西流。
結發辭嚴親,來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無端獲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樂如瑟琴。
何意今摧頹,曠若商與參。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新人雖可愛,無若故所歡。
行云有返期,君恩儻中還。
慊慊仰天嘆,愁心將何愬。
日月不恒處,人生忽若寓。
悲風來入懷,淚下如垂露。
發篋造裳衣,裁縫紈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