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賊拿贓
拿賊拿贓 (拿賊拿贜)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ná zéi ná zāng,拿賊拿贓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ná zéi ná zāng
怎么讀
注音ㄋㄚˊ ㄗㄟˊ ㄋㄚˊ ㄗㄤ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
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2回:“拿賊拿贓,拿奸拿雙,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殺了媳婦,這是要償命的。”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口語。
英語In arresting a thief, you must get the stolen goods.
※ 成語拿賊拿贓的拼音、拿賊拿贓怎么讀由CNDU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zhuǎn)拼音
※ 與(拿賊拿贓)相關(guān)的成語及拼音: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拿手好戲 | 拿手:擅長。原指演員最擅長的劇目。后用來形容最擅長的本領(lǐng)。 |
賊人膽虛 | 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
拿不出手 | 由于不像樣、不中看或經(jīng)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來。 |
十拿九穩(wěn)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做賊心虛 |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賊喊捉賊 | 做賊的叫喊捉賊。比喻轉(zhuǎn)移目標;混淆視聽以逃脫罪責。 |
亂臣賊子 | 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tǒng)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 |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 |
拿刀弄杖 | 揮舞刀槍棍棒。泛指動武。 |
拿三搬四 | 比喻不服從調(diào)派。 |
賊去關(guān)門 |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guān)門。比喻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鷹拿燕雀 | 比喻捉拿毫不費力。 |
老而不死是為賊 | 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
賊臣亂子 |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賊眉鼠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拿腔做勢 | 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
賊子亂臣 | 見“賊臣亂子”。 |
家賊難防 | 家賊:家庭內(nèi)部的小偷。家庭內(nèi)部的小偷難以防備。形容內(nèi)部的奸賊、隱患等難以察覺。 |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須同時抓住奸夫淫婦,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jù)。 |
獨夫民賊 | 獨夫: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暴君;民賊:禍害人民的人。殘暴無道、禍害人民的反動統(tǒng)治頭子。 |
認賊為父 | 見“認賊作父”。 |
拿腔作調(diào) | 故意裝出特殊的腔調(diào)。 |
擒賊擒王 | 指作戰(zhàn)要先抓主要對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
拿粗夾細 | 比喻惹事生非。 |
拿云握霧 | 比喻待人處世會耍手段。 |
并贓拿賊 | 行跡露敗,當場人臟俱獲。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青女素娥的拼音(qīng nǚ sù é) 保境息民的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 河梁之誼的拼音(hé liáng zhī yì) 動如脫兔的拼音(dòng rú tuō tù) 清官難斷家事的拼音(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 咳珠唾玉的拼音(ké zhū tuò yù) 涇濁渭清的拼音(jīng zhuó wèi qīng) 席地而坐的拼音(xí dì ér zuò) 可望而不可即的拼音(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蠹國病民的拼音(dù guó bìng mín) 猶解倒懸的拼音(yóu jiě dào xuán) 不以人廢言的拼音(bù yǐ rén fèi yán) 笑逐顏開的拼音(xiào zhú yán kāi) 居心叵測的拼音(jū xīn pǒ cè) 班馬文章的拼音(bān mǎ wén zhāng)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拼音(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積金累玉的拼音(jī jīn lèi yù) 通天達地的拼音(tōng tiān dá dì) 饞涎欲垂的拼音(chán xián yù chuí) 寅吃卯糧的拼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身名兩泰的拼音(shēn míng liǎng tài) 渾然一體的拼音(hún rán yī tǐ) 難于上青天的拼音(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獨木不成林的拼音(dú mù bù chéng lín) 初露頭角的拼音(chū lù tóu jiǎo)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