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游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ú yóu fǔ zhōng魚游釜中 | 釜:古代鍋類的器物。魚在鍋里游動。比喻身臨險境、絕境。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féng chǎng yóu xì逢場游戲 |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湊湊熱鬧。 | 宋·劉克莊《賀新郎·甲子端午》詞:“憶垂髫,留連節(jié)物,逢場游戲。” |
lóng yóu qū zhǎo龍游曲沼 | 傳說龍耀五彩,所以以游龍為喻。沼:池子。 | |
yī jǐn yè yóu衣錦夜游 | 穿了錦繡衣裳在夜間出行。比喻雖居官位,卻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榮耀顯貴。同“衣繡夜行”。 | 《北史 鹿悆傳》:“且衣錦夜游,有識不許。” |
ǒu yǐng dú yóu偶影獨游 | 偶:配偶,伴侶。以影為伴,獨自游覽。比喻孤單。 | 晉 陶潛《時運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獨游,欣慨交心。” |
yōu yóu zì shì優(yōu)游自適 | 悠閑適意。 |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第十卷:“城南有別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車載酒,優(yōu)游自適。” |
xìn mǎ yóu jiāng信馬游韁 | 信:聽憑。騎著馬隨意游蕩。指沒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約束,任意游蕩。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4回:“這四五年來,每日信馬游韁,如在醉夢中一般。” |
jiǎo ruò yóu lóng矯若游龍 | 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義姤》:“看他矯若游龍,超逾集烏。……夜月紅樓,樹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
yú yóu fèi fǔ魚游沸釜 | 同“魚游釜中”。 |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
zhú lín zhī yóu竹林之游 | 指晉朝名士嵇康與阮籍、向秀、劉伶、阮咸、山濤、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賞游。比喻所謂無視名利的君子之交。 | 《晉書·嵇康傳》:“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
dōng yóu xī guàng東游西逛 | 同“東游西蕩”。 |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四人幫’橫行時,有些學生基本上不上課,東游西逛,學得‘油腔滑調’。” |
yī yù yī yóu一豫一游 | 豫:快樂。游玩快樂。指帝王的游樂生活。 | 明·宋濂《閱江樓記》:“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一游,亦可為天下后世法。” |
yóu xì chén huán游戲塵寰 | 猶言游戲人間。 | 清·程麟《此中人語·廣寒宮掃花女》:“余雄服游戲塵寰,物色奇士,殊無知我者。” |
yóu xīn yù mù游心寓目 | 留心觀看。 | 《晉書·干寶傳》:“群言百家不可勝覽,耳目所受不可勝載,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徽說而已。幸將來好事之士錄其根體,有以游心寓目而無尤焉。” |
yóu sī fēi xù游絲飛絮 | 飄蕩的蛛絲,飛揚的柳絮。比喻輕浮的女子。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驚鴻記·七夕私盟>》:“恩情占斷人間麗,莫認做游絲飛絮,看萬歲千秋鸞鳳儀。” |
yóu tán wú gēn游談無根 | 謂沒有根據(jù)信口亂說。 | 宋·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
hú zǒu yóu fēi胡走游飛 | 漫無目的,四處游蕩。 | |
yóu xiǎng tíng yún游響停云 | 形容響亮的歌聲,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來。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
dēng jiè yóu fāng登界游方 | 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游世界。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shù)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
gǔ zú gàn jìn,lì zhēng shàng yóu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 鼓:鼓動,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勁頭鼓足,努力爭取進入先進行列。 |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在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
mù niú yóu rèn目牛游刃 | 游刃:刀刃游行于空隙之間。看到牛后游刃有余。比喻技藝精湛。 | 《東陽夜怪錄》:“諸公清才綺靡,皆是目牛游刃。” |
yōu bì yǒu fāng游必有方 | 要是出游,必須要告辭去處。 | 《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
fǔ dǐ yóu yú釜底游魚 | 釜:古時的一種鍋。開水鍋中尚在游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qīng jǔ yuǎn yóu輕舉遠游 | 指避世隱居。 | 戰(zhàn)國 楚 屈原《楚辭 遠游》:“悲時俗之迫厄兮,愿輕舉而遠游。” |
yōu zāi yóu zāi優(yōu)哉游哉 | 優(yōu)游:悠閑無事;哉:古漢語感嘆詞。從容不迫;悠閑自在的樣子。 | 《詩經(jīng) 小雅 采菽》:“優(yōu)哉游哉,亦是戾矣。” |
yóu xì sān mèi游戲三昧 | 原為佛家語,意思是排除雜念,使心神平靜。也比喻事物的精義、決竅。后指用游戲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 | 宋 陳巖肖《庚溪詩話》下卷:“東坡謫居齊安,時以文筆游戲三昧。” |
yóu guāng yáng shēng游光揚聲 | 流傳榮譽,播揚名聲。 | 清·錢謙益《吳中名賢表揚續(xù)議》:“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揚聲,傾動海內者矣。” |
yóu xíng shì wēi游行示威 | 廣大群眾為了慶祝、紀念、示威等在街上結隊而行。 |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這些口號下煽動一部分人游行示威,蓄謀讓外國人把他們的言論行動拿到世界上去廣為宣傳。” |
yóu mù chěng huái游目騁懷 |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yú yóu fǔ nèi魚游釜內 | 同“魚游釜中”。 | 《魏書·中山王英傳》:“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yè)窮蹙,魚游釜內。” |
bǐng zhú yè yóu炳燭夜游 | 炳:點燃。珍惜光陰。比喻及時行樂。 |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 |
yóu xīn chěng mù游心騁目 | 隨意觀賞景物,盡情舒展胸懷 | 宋·吳潛《哨遍·括蘭亭記》詞:“于宇宙之中,游心騁目,此娛信可樂只。” |
yóu mù chěng guān游目騁觀 | 縱目觀望,盡覽景物。 | 漢·蔡邕《漢津斌》:“于是游目騁觀,南援三州,北集京都。” |
yóu xiá qí shì游俠騎士 | 漫無目的浪游四方,尋求冒險以顯示武功、勇敢、寬仁俠義的人。 | |
zhòu fú yè yóu晝伏夜游 | 猶晝伏夜動。 | 《隋書 高祖紀下》:“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剝吏人,晝伏夜游,鼠竊狗盜。” |
yōu yóu zì rú優(yōu)游自如 | ①悠閑適意,無拘無束。②猶言從容不迫。 | 明·彭時《彭文憲筆記》:“然職清務簡,優(yōu)游自如,世謂之玉堂仙。” |
yī xiù yè yóu衣繡夜游 | 比喻雖居官位,卻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榮耀顯貴。同“衣繡夜行”。 | 漢 焦贛《易林 小過之否》:“衣繡夜游,與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憂。” |
gāo yú guì yóu膏腴貴游 | 猶言富家貴族。 | 《梁書·王承傳》:“時膏腴貴游,咸以文學相尚,罕以經(jīng)術為業(yè),惟承獨好之。” |
mǎ rú yóu yú馬如游魚 | 同“馬如游龍”。 | 《初學記》卷四引漢·劉楨《魯都賦》:“日暮宴罷,車騎就衢,蓋如飛鶴,馬如游魚。” |
yóu shǒu hào xián游手好閑 | 游手:閑著手不干事;好閑:喜歡安逸。游蕩懶散;不愿意參加勞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 |
dōng dàng xī yóu東蕩西游 | 蕩:放浪,游蕩;游:行走。指到處游蕩,不務正業(yè)。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三卷:“焦贊不肯歇息,邀軍校乘著月色,東蕩西游。” |
dōng yóu xī dàng東游西蕩 | 指到處游蕩,不務正業(yè)。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回:“他因沒事干管理,東游西蕩。” |
yóu dàng bù jī游蕩不羈 | 游樂放蕩,不受拘束。 |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七卷:“殊少為士人,游蕩不羈。” |
yī jǐn zhòu yóu衣錦晝游 | 衣:穿。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舊時比喻富貴后還鄉(xiāng),向鄉(xiāng)親們夸耀。 | 《魏書 甄琛傳》:“未幾,除征北將軍,定州刺史,衣錦晝游,在為稱滿。” |
yóu xì hàn mò游戲翰墨 | 見“游戲筆墨”。 | 宋·何蘧《春渚紀聞·南海松煤》:“近世士人游戲翰墨,因其資地高韻,創(chuàng)意出奇,如晉韋仲將、宋張永所制者,故自不少。” |
yóu huí mó zhuǎn游回磨轉 | 猶言團團轉。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1回:“玳安來家,到處尋書童兒,那里得來,急的只游回磨轉。” |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魚游沸鼎,燕巢飛幕 | 沸:開水;鼎:古代鍋類器皿;巢:筑巢。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方當系頸蠻邸,懸首稿街,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
xì dié yóu fēng戲蝶游蜂 | 飛舞游戲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蕩子弟。 | 唐 岑參《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游蜂亂人房。” |
yóu sī wàng xiǎng游思妄想 | 猶言胡思亂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卷:“翰林當下別了老尼,到靜室中。游思妄想,過了一夜。” |
yú yóu fèi dǐng魚游沸鼎 | 見“魚游沸鼎”。 |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
diào yóu zhī dì釣游之地 | 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鄉(xiāng)。 |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 |
chěng huái yóu mù騁懷游目 | 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游目:遠眺。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yōu yóu zì dé悠游自得 | 悠游:閑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閑而舒適。 | 唐 房玄齡等《晉書 苻堅載記 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咸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
mèng wǎng shén yóu夢往神游 | 往:歸向,向往。做夢也在向往思念。 | 夏衍《也談戲劇語言》:“拋開自己,以這個角色自居,夢往神游,設身處地,再考其關目,試其聲音,然后把最準確、最傳神的臺辭‘直書’下來。” |
jiù dì chóng yóu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jīng)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 |
yōu yóu hán yǒng優(yōu)游涵泳 | 謂從容求索,深入體會。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朱熹集注引胡氏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學者當優(yōu)游涵泳,不可躐等而進。” |
shàn yóu zhě nì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淮南子·原道訓》:“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 |
péng yóu dié mèng鵬游蝶夢 | 《莊子·逍遙游》載鯤化為鵬徙于南溟之事,又《齊物論》載莊周夢為胡蝶之事。后以“鵬游蝶夢”謂變幻夸誕之談。 | 《莊子·逍遙游》載鯤化為鵬徙于南溟之事,又《齊物論》載莊周夢為胡蝶之事。 |
yōu yóu zú suì優(yōu)游卒歲 | 悠閑度日。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 《詩》曰:\'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 |
yú yóu háo shàng魚游濠上 | 表示縱情山水、逍遙遨游。 |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下續(xù)示例] |
yóu xì rén jiān游戲人間 | 指把人生當作游戲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 | 明 何良俊《何氏語林 排調下》:“世傳端明(即蘇軾)已歸道山,今尚爾游戲人間邪?” |
yóu shān wán jǐng游山玩景 | 見“游山玩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終日惟有斗雞走馬,游山玩景而已。” |
jià hè xī yóu駕鶴西游 | 死的婉稱。 | 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
yú yóu fèi fǔ,yàn chǔ wēi cháo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 沸:開水;釜:古代炊具;巢:窩。魚在開水鍋里游,燕子把窩做在帷幕上。比喻處境危險,快要滅亡。 |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
lì zhēng shàng yóu力爭上游 | 上游: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于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
yú yóu fèi fǔ魚游燋釜 | 同“魚游釜中”。 | |
xìn bù màn yóu信步漫游 | 信步:隨意行走。隨意走走逛逛。 | 宋·陸游《龜堂雜興》詩:“曳杖東岡信步行,夕陽偏向竹間明。” |
guì yóu zǐ dì貴游子弟 | 貴游:無官職的貴族。貴族或達官貴人的子弟 | 《周禮·地官·師氏》:“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 |
fǔ zhōng yóu yú釜中游魚 | 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 《后漢書·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
yōu yóu zì zài優(yōu)游自在 | 悠閑舒適。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二回:“太平無事,尚可優(yōu)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嚇得意亂心慌,等到上頭派了下來,更把他急的走頭無路。” |
yōu yóu bù duàn優(yōu)游不斷 | 指處世遲疑,沒有決斷。 | 《漢書 元帝紀贊》:“牽制文義,優(yōu)游不斷。” |
yōu yóu zì dé優(yōu)游自得 | 悠閑如意。 | 漢·班固《東都賦》:“莫不優(yōu)游而自得,玉潤而金聲。” |
liú shuǐ yóu lóng流水游龍 | 語本《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后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 | 語出《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 |
zhū yóu tiáo huà蛛游蜩化 | 蜩:蟬。蛛的游網(wǎng),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純熟 | 明·李東陽《奕說》:“故或役心命志,如蛛游蜩化而不自知。” |
yún yóu tiān xià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原是祀水關鎮(zhèn)國寺中長老;后因云游天下,來到此處。” |
bǐng zhú yè yóu秉燭夜游 | 秉:持。拿著蠟燭;夜里游玩。舊指及時行樂。也比喻珍惜光陰。 |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
yóu yí bù dìng游移不定 | 游移:猶豫;遲疑不決。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 漢 劉熙《釋名 釋車》:“游環(huán)在服馬背上,驂馬之外轡貫之。游移前卻,無定處也。” |
piāo rú yóu yún飄如游云 | 飄:飄逸;游云:流動的云彩。形容書法和人的儀容俊逸瀟灑。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
wú yè yóu mín無業(yè)游民 | 沒有固定職業(yè)、住所而到處流浪的人。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7回:“他說這班都是無業(yè)游民,往往有打個半死的。” |
yóu xīn hài ěr游心駭耳 | 發(fā)人遐想,動人聽聞。 |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可以覽觀揚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讀之,以游心駭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 |
pán yóu wú dù盤游無度 | 盤游:游樂;度:限度。耽于游樂,沒有限度。 | 《尚書·五子之歌》:“乃盤游無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
yóu shān wán shuǐ游山玩水 | 山、水:指風景。游覽和觀賞山水風景。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韶州云門山文偃禪師》:“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游山玩水去。’” |
yóu yún jīng lóng游云驚龍 | 形容書法精妙。 | 《晉書·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游云,矯若驚龍。” |
yī yóu yī yù一游一豫 | 豫:快樂。游玩快樂。指帝王的游樂生活。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
yóu xì rén shì游戲人世 | 見“游戲人間”。 | |
hán bǔ ér xī,gǔ fù ér yóu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含哺: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飽食挺腹。形容人過著安樂的生活。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
zhōu yóu liè guó周游列國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游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后指走遍各地。 |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后,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
yóu rèn yǒu yú游刃有馀 | 語出《莊子·養(yǎng)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閑,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后用以謂觀察事物透徹,技藝精熟,運用自如。 | |
yóu rèn yú dì游刃馀地 | 猶游刃有馀。 | |
yóu shǒu tōu xián游手偷閑 | 同“游手好閑”。 | 太平天國·洪仁玕《資政新篇》:“誠以游手偷閑,所以長其心之淫欲,勞心勞力,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 |
yóu cí qiǎo shì游辭巧飾 | 用沒有根據(jù)的話多方掩飾。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
yóu xián gōng zǐ游閑公子 | 指游手好閑的富家子弟。 | 《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 |
kuì bīng yóu yǒng潰兵游勇 | 指逃散的士兵。 | 李昌《回憶民先隊》:“國民黨部隊的潰兵游勇,帶槍到處搶劫肇事,很影響群眾的抗日情緒。” |
gǔ fù ér yóu鼓腹而游 | 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飽食挺腹,悠閑游玩。形容太平時代人們過著安樂的生活。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其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yóu yú chū tīng游魚出聽 | 水里的魚游到水面上來聽音樂。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
yōu yóu zì ruò優(yōu)游自若 | 從容不迫,不變常態(tài)。 | 清·陸以湉《冷廬識·彭文勤公》:“凡置卷數(shù)百,二仆待側,左展卷,右收卷,循環(huán)不息。待者告疲,公優(yōu)游自若也。” |
yóu rèn yú dì游刃余地 | 游:運轉;刃:刀口;余: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jīng)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 宋·蘇軾《書吳道子畫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余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
xī jiāo jué yóu息交絕游 | 停止交游活動。指隱居。 | 語出晉·陶潛《歸去來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
yōu yóu suì yuè優(yōu)游歲月 | 悠閑舒適地過日子。 | 茅盾《子夜》四:“可惜他這位兒子雖名為‘家駒’,實在還比不上一條‘家狗’,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yōu)游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
fǔ dǐ yóu hún釜底游魂 | 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游魂,游蕩的鬼魂。 | 《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窮之技,豕無可突之圍,釜底游魂,茍延旦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