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有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ǒu shǒu yǒu wěi有首有尾 | 首:頭。有開頭,有結尾。做事能堅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結構完整。 |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日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
yǒu sǔn wú yì有損無益 |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 |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無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無益也。” |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唐 林蘊《上宰相元衡宏靖論兵書》:“茍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膽,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賜采擇焉。”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
yóu yǒu tóng xīn猶有童心 | 還有兒童的心態。指年齡雖然大了,仍有像兒童一樣單純的心態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猶有童心。” |
qǐ yǒu shì lǐ豈有是理 | 見“豈有此理”。 |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奪人所有,豈有是理?” |
huò zhōng yǒu fú禍中有福 |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生幸運的因素。 |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故禍中有福也。”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hòu huì yǒu qī后會有期 | 會:相見;見面;期:時期。以后還有見面的日子或以后還有相見的機會。 | 元 喬夢符《揚州夢》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會有期也。” |
jù wéi jǐ yǒu據為己有 | 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為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為己有。” |
yǒu qù wú huí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gèn gǔ wèi yǒu亙古未有 | 亙古:人人有責從古代到現在。從古到今都不曾有過。 | 清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臣愚以為皇上值亙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亙古未有之宏謨。” |
zuǒ yí yòu fú左宜右有 | 宜:適宜,適合。形容多才多藝,什么都能做。 | 《詩經 小雅 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
yǒu huà jí cháng,wú huà jí duǎn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 唐代以后說書藝人用語,有話要說的話,就講得長,沒話要說的話,就簡單講幾句。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 |
yǒu lái yǒu wǎng有來有往 | 指對等行動。所指因文而異。 | 陶行知《怎樣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虛心的請教他,他也會虛心的請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 |
bié yǒu xīn gān別有心肝 | 指另有打算。 | 茅盾《子夜》:“盡管你那么說,我總以為做標金做公債的人們別有心肝。” |
yǒu wù yǒu zé有物有則 | 謂天地間凡事物皆有其法則、規律。 | 《詩·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 |
wèn xīn yǒu kuì問心有愧 | 愧:慚愧。問問自己覺得有感到慚愧的地方。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問心有愧,便覺得不好。” |
hè hè yǒu míng赫赫有名 |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形容名聲極大。也作“赫赫之名”。 | 晉 常璩《華陽國志 先賢士女》:“臨州郡雖無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
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惡人自有惡人磨 | 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會有更狠毒的人來折磨他。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還遇好人救,惡人自有惡人磨。” |
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有一搭沒一搭 | 表示故意找話說。也表示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寶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鬼話,黛玉總不理。” |
yǒu nǐ bù duō,wú nǐ bù shǎo有你不多,無你不少 | 指無關緊要的人,可有可無。 | |
yǒu kǒu nán biàn有口難辯 |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
yǒu xuè yǒu ròu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特,激動人心的。”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 |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
dà yǒu kě wéi大有可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yǒu shuō yǒu xiào有說有笑 | 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 清 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
yǒu wéi yǒu shǒu有為有守 | 守:操守。既有作為,又有操守。 | 《尚書·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 |
kāi juàn yǒu yì開卷有益 |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 | 晉 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
xiāng jiāo yǒu nián相交有年 | 做朋友相交已有多年。形容交誼很深。 | |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 《舊唐書 宇文融傳》:“臣聞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夫千計,亦有一得。” |
è yǒu è bào惡有惡報 | 做壞事的人會得到不好的報應。指因辦壞事而自食其果。 | 南朝·梁·蕭衍《新酒肉文》:“行十惡者,受于惡報;行十善者,受于善報。” |
yǒu shí zhī shì有識之士 | 具有才能和遠見卓識的人。 |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萬歲之后,廟堂必不血食矣。” |
yǒu shēng wú qì有聲無氣 | ①形容人氣息奄奄。②形容說話無精打采。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王祿多說了幾句話,漸漸有聲無氣,挨到黃昏,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
yǒu shì zhī qiū有事之秋 | 指戰爭或多事故的年頭。 | 《北史·王羆王軌等傳論》:“王思政驅馳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際。” |
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有理走遍天下 | 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 歐陽山《苦斗》:“他慣用的口頭禪是:‘有理走遍天下!’” |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象煞有介事 | 指裝模作樣,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茅盾《子夜》:“屠維岳的法寶就是說大話,象煞有介事,滿嘴的有辦法,有把握!” |
xiōng yǒu qiū hè胸有丘壑 | 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 | 唐 厲霆《大有詩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盞里何妨對圣賢。” |
yǒu shēng méi qì有聲沒氣 | 見“有聲無氣”。 | 茅盾《林家鋪子》六:“林先生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兒,方才有聲沒氣地說道:‘讓我死在那邊就是了……’” |
jǐng jǐng yǒu lǐ井井有理 | 井井:形容整齊有條理;理:事理。形容做事條理分明,絲毫不亂。 |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yǒu qì méi lì有氣沒力 | 見“有氣無力”。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著要那老者的銀子,又怕他說謊,這兩只腳雖則有氣沒力的,一步步蕩到波斯館來;一雙眼卻緊緊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
yǒu qíng yǒu yì有情有義 | 對人有深厚感情和情義。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后來細細訪問,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人。” |
huò fú yǒu mìng禍福有命 | 舊時迷信認為,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都是命中注定的。 | 宋·陸游《謝曾侍郎啟》:“禍福有命,豈其或置于胸中。” |
yǒu zhēng wú zhàn有征無戰 | 謂不戰而勝。 | 《晉書·樂志下》:“言宣帝致討吳方,有征無戰也。” |
gè yǒu suǒ chéng各有所長 | 長:長處、優點。各有各的長處、優點。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 《管子 形勢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 |
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 報:報復,抵償。指對造成冤枉、仇恨的人進行報復,使其作出抵償。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武松雖是粗鹵漢子,便死也不怕,還省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并不傷犯眾位,只煩高鄰做個證見。” |
yǒu dì fàng shǐ有的放矢 | 的:靶子;矢:箭。對準靶子射箭。比喻言論、行動有針對性;目標明確。 | 宋 葉適《水心別集》:“論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從之。” |
shēng sǐ yǒu mìng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
zuò zuò yǒu máng作作有芒 | 作作:光芒四射的樣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聲勢顯赫。 | 《史記·天官書》:“歲陰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
yǒu kǒu wú xīn有口無心 | 嘴里有啥說啥;心里卻沒有什么。 | 明 于謙《擬吳儂曲》:“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思深戀亦深;刻木為雞啼不得,原來有口卻無心。” |
fā fèn yǒu wéi發奮有為 |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報效朝廷,正是男子漢發奮有為之時。” |
yǒu dǎn yǒu shí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wú qí bù yǒu無奇不有 | 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都有。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 |
wú hé yǒu xiāng無何有鄉 | 無何有之鄉。 |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我們小小一點沉悶會被它蕩到無何有鄉去了。” |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 元 王實甫《西廂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 |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
qiáng yǒu ěr墻有耳 |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墻有耳”。 | 語出《詩 小雅 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 形容無恥到極點。 | 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bié yǒu zī wèi別有滋味 | 原意是另有一種別人無法體會的離愁別恨的滋味,指亡國之痛。后泛指文學藝術的情調、意蘊另有種動人的美感和趣味。 | 南唐 李煜《烏夜啼》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盡頭。 |
fēng chài yǒu dú蜂蠆有毒 | 比喻惡物雖小,但能害人。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 |
qí lái yǒu zì其來有自 | 自:來由。事情的出現有原因,并非偶然。 |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 《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像煞有介事 |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題大作或裝腔作勢的樣子。 | 魯迅《二心集 再來一條“順”的翻譯》:“我們的‘友邦’好友,頂喜歡宣傳中國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黨’的,四年以前,將‘裸體游行’說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國人也跟著叫了好幾個月。” |
qióng dá yǒu mìng窮達有命 | 窮:不得志;達:在事業上通達。不得志和通達都是命中注定。 |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是故窮達有命,吉兇由人。” |
xíng jǐ yǒu chǐ行己有恥 | 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別有天地非人間 | 別:另外;天地:風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間所有的。 | 唐·李白詩《答山中人》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dú yǒu qiān gǔ獨有千古 | 具有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同“獨有千秋”。 | 清 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七:“唐之李義山(李商隱)、宋之黃涪翁(黃庭堅),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陸游)、道園(虞集)皆未嘗有此等議論,即使不讀遺山詩集,已自可以獨有千古矣。” |
yǒu zhì wú shí有志無時 | 有抱負而時運不濟。 | 《后漢書·趙歧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
wù yào yǒu xǐ勿藥有喜 | 勿:不要。祝賀人病愈。 | 《周易·無妄》:“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
yīng yǒu jìn yǒu應有盡有 | 應該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齊備。 | 《宋書 江智淵傳》:“懷文每稱之曰:‘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其江智淵乎!’” |
xiāng zhī yǒu sù相知有素 | 素:向來。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6回:“他人不必論,就是段芝泉等,隨從總統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
yǒu kǒu nán yán有口難言 |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于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 宋 蘇軾《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
tuì yǒu hòu yán退有后言 | 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進行非議。 | 《尚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
xīn yǒu líng xī心有靈犀 | 靈犀:靈獸犀牛。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yǒu kǒu jiē bēi有口皆碑 | 碑:記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記載功德的碑石。形容為人們普遍稱頌。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寶峰文禪師法嗣 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chuò yǒu yú xiá綽有余暇 | 綽:寬,緩;暇:空閑。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 《北史·魏收傳》:“我綽有余暇,山立不動。” |
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耕者有其田 | 耕者:種地的農民。指讓農民獲得自己的土地。 | 宋慶齡《關于促成組織聯合政府并呼吁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耕者有其田’,是孫中山的政綱。” |
yán zhī yǒu xù言之有序 | 說話和寫文章很有條理。 | 《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
tú yǒu qí míng徒有其名 | 光有它的名。指有名無實。徒:空;白白地;名:不符合實際的名聲。 |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銓選之門,徒有其名,莫責其實。” |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bié yǒu yòng xīn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宋 朱熹《與劉子澄書》:“方別尋得一頭緒,似差簡約端的,始終文字言語之處,真別有用心處。” |
huà zhōng yǒu shī畫中有詩 | 繪畫當中具有詩意。形容畫畫得很好。 | 宋 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yǒu zuǐ méi shé有嘴沒舌 | 形容不善言辭。 | |
huī huī yǒu yú恢恢有余 | 恢恢:形容寬廣。指寬廣而有余裕。 |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國之存亡,匹夫有責 | 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 |
ào yuán yǒu líng奧援有靈 | 奧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靈:有神通。指舊時官場的鉆營、勾結,暗通關節,顯露神通。 | 明 文秉《先撥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處于園亭,或潛藏于京邸,奧援有靈,朝廷無法。” |
yǒu zhǎng zhě fēng有長者風 | 長者:年長有德的人。有長者風度。指為人品質高尚,待人寬厚。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荊州劉皇叔……仁慈寬厚,有長者風。”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
dé wèi céng yǒu得未曾有 | 從來沒有過。 | 唐 萬齊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寶塔之莊嚴,得未曾有。” |
ruò yǒu suǒ shī若有所失 | 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似的。形容神情悵惘;心神不定的樣子。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 梁 劉孝標注:“悵然若有所失。” |
huà zhōng yǒu huà話中有話 | 指說話里面還暗含著別的意思。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邢夫人等聽了話中有話,不想到自己不令鳳姐便宜行事,反說:‘鳳丫頭果然有些不用心。’” |
suī yǒu gǎo pù雖有搞暴 | 即使因干枯而變形。 | |
dà yǒu bì yì大有裨益 | 裨益:益處、好處。形容益處很大。 | 《北齊書·唐邕傳》:“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漸虛,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
yǒu běn yǒu yuán有本有源 | 見“有本有原”。 |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十三妹]及至聽他說的有本有源,有憑有據,不容不信。”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 |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 唐 權審《絕句》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