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長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黃鐘長棄 | 見“黃鍾毀棄”。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一日謂生曰:‘君出余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奈何!’” |
cháng yè zhī yǐn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cháng ào shì fēi長傲飾非 |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怙惡不悛,長傲飾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
dào cháng lùn duǎn道長論短 | 指評論好壞是非。 | 丁玲《三日雜記》:“車子轉動的聲音擾成一片,人們在周圍道長論短,娃娃們跑來跑去,喊著媽,哄笑著,鬧成一片。” |
fēi duǎn liú cháng飛短流長 | 指散布流言;撥弄是非;制造錯誤輿論。飛:飛傳;流:散布。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封三娘》:“妾來當須秘密。造言生事者,飛短流長,所不堪受。” |
shuō cháng huà duǎn說長話短 | 同“說長道短”。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數里論黃雌陸賈,說長話短女隨何。” |
duǎn xū cháng tàn短吁長嘆 | 吁:嘆氣。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元·楊暹《西游記》第四本第15出:“我今日得救還,草舍間、免了些短吁長嘆。” |
nǚ zhǎng xū jià女長須嫁 | 指女子成年后須及時出嫁。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侍郎楊杰居士》:“忽大悟,乃別‘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 |
wàn lǐ cháng chéng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輕:輕視。各人以自己的長處去輕視別人的不足。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duàn chāng bǔ duǎn斷長補短 |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禮記 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
rì jiǔ tiān cháng日久天長 | 指時間很久遠。日:指時間。 | 清 曹雪芹《紅樓夢》:“日久天長,這些奴才們跟前,怎么說嘴呢?” |
rì cháng sì suì日長似歲 | 一天像一年一樣長。形容時間過得太慢。 | 宋 陸游《秋思》詩:“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
jiàn bù kě zhǎng漸不可長 | 指剛露頭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許其發展滋長。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孝宗圣政》:“韓玉曾任卿監,理當靖共,乃敢伏闕妄有陳訴,鼓惑眾聽,漸不可長,可送譚州居住。” |
cháng mìng fù guì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zhé cháng bǔ duǎn折長補短 | 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韓非子 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輪船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cháng piān dà tào長篇大套 | 大段的議論、言論或長篇的文章。 | 《紅樓夢》第七回:“見王夫人正和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 |
dù cháng jiào duǎn度長絜短 | 見“度長絜大”。 | 唐·劉知畿《史通·稱謂》:“但以地處函夏,人傳正朔,度長絜短,魏實居多。” |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qǔ cháng bǔ duǎn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吃一塹,長一智 | 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長一分見識。 |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 與薛尚謙書》:“經一蹶者長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 |
piàn cháng mò jì片長末技 | 見“片長薄技”。 | 清·沈葆楨《復奏洋務事宜疏》:“抑知片長末技,以備顧問,以供驅策,未嘗不可。” |
cháng zhāi lǐ fó長齋禮佛 | 長齋:終年吃素。吃長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
qián zī àn zhǎng潛滋暗長 | ||
yuán shēn liú cháng源深流長 | 源:源頭;流:流程。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歷史悠久。 | 宋·蘇軾《儒者可與守成論》:“雖足以傳數百年,上下相安,然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長也。” |
xīn cháng fà duǎn心長發短 | 心長:智謀深;發短:指年老。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 |
fāng jīn cháng páo方巾長袍 | 方形頭巾,長袍子。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儒生 | 魯迅《病后雜談之余》:“國畫呢,方巾長袍,或短褐椎髻,從沒有見過一條我所記得的辮子。” |
fà duǎn xīn cháng發短心長 | 發短:指年老;心長:智謀深。頭發稀少,心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 |
dùn shì cháng wǎng遁世長往 | 避世隱居而長期不出。 | 明·歸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壽序》:“其所見四方賢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幾;遁世長往、懷道蘊術之士有幾?” |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此風不可長 | 這種風氣不能讓它滋長發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說了,人家就要說此風不可長了。” |
rì duǎn xīn cháng日短心長 | 時間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謂心愿一時難以實現。 | 清·黃宗羲《與李杲堂陳介眉書》:“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銘言日短心長,身名就剝,所以哀之者至矣。” |
yù yì shēn cháng寓意深長 | 寄托或隱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語言文字或藝術作品)。 | 宋 沈作喆《寓簡》卷一:“詩之作也,其寓意深遠,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
rì yǐn yuè cháng日引月長 |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 語出《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
bù yí cùn cháng不遺寸長 | 遺:遺漏;寸長:微小的長處。不遺漏一點點長處。形容善于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 | 《宋史 婁機傳》:“稱獎人才,不遺寸長。” |
shǔ duǎn lùn cháng數短論長 | 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 明 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三折:“我當初梁山要強,受不的閑言剩語,數短論長。” |
shě duǎn qǔ cháng舍短取長 | 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不計較別人缺點,取其長處,予以錄用。 | 《漢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
cháng shēn hè lì長身鶴立 | 鶴立:像鶴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 |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就在這一陣笑語聲中,有一個長身鶴立的人……兩臉緋紅,醉態可掬,七跌八撞的沖進房來。” |
cháng cái mào xué長材茂學 | 指才能高學問大的人。 | 明 歸有光《嘉靖庚子科鄉試對策》之一:“開局秉筆,固皆一代之長材茂學,必有所見廣圣意者。” |
cùn cháng chǐ duǎn寸長尺短 | 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喻人各有長處和短處。亦指微才薄技。 | 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fǔ shì zhǎng mín輔世長民 | 輔世:輔佐當世的國君。長民:統治人民。輔佐當世的國君統治人民。 | 《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 |
cháng xū duǎn tàn長噓短嘆 | 指嘆息不已。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他[崇禎]將御案上的文書一推,不由地長噓短嘆,喃喃地自語說:‘餉呵,餉呵,沒有餉的日子如何撐持?’” |
cóng cháng jì jiào從長計較 | 猶言從長計議。 | 《水滸傳》第四五回:“嬸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從長計較,慢慢地商量。” |
cháng yòu yǒu xù長幼有敘 | 指年長者和年幼者之間的先后尊卑。亦作“長幼有序”。 |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長江天險 | 長江為天然的壕溝。形容長江地勢險要,不可逾越。 |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南陽密邇中原,易以號召四方;又有長江天險,可以固守。”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論長說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清·褚人獲《堅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課論長說短,欲訴無門。” |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日近長安遠 | 長安:西安,古都城名,后為國都的統稱。舊指向往帝都而不能達到。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
cháng tán kuò lùn長談闊論 | 猶高談闊論。 | 《紅樓夢》第二二回:“往常間只有寶玉長談闊論,今日賈政在這里便唯唯而已。” |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茁壯成長 | 健康地成長。 | 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櫻花樹,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了!” |
jué cháng bǔ duǎn絕長補短 | 絕:切斷。把長的部分切下來;補充短的。指用多余的來彌補不足。比喻事物長短相濟。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gè qǔ suǒ cháng各取所長 | 指要善于運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長處。 | 唐·吳兢《貞觀政要》:“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
xì shuǐ cháng liú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清 翟灝《通俗編 地理》引《遺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眾陽之長 | 太陽的別稱。 | 東漢·班固《漢書·李尋傳》:“夫日者眾陽之長,輝光所燭,萬里同晷。” |
yè jìng gēng cháng夜靜更長 | 更:古代計時單位,1夜=5更,1更=2小時。無聲無息的深夜。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你從來有些技癢,正夜靜更長,對月貌花龐,飲玉液瓊漿,一個個逞歌喉婉轉,一個個垂舞袖郎當。” |
kuì rán cháng tàn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
kè yán cháng wǎng溘焉長往 |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 | 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
kè rán cháng wǎng溘然長往 |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詞。 | 《楚辭·離騷》:“寧溘死以流亡兮。 |
kè rán cháng shì溘然長逝 | 指死去。 |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乃歸未及一月,竟溘然長逝,年僅逾弱冠耳。” |
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十指有長短 | 指:手指。十根手指頭有長有短。比喻事物的不一樣。 | 唐·劉商《擬胡笳十八拍》:“手中十指有長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
dù cháng xié dà度長絜大 | 謂比量長短大小。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cháng wǎng yuǎn yǐn長往遠引 | 指引身遠行,一去不返。 | 明 張居正《再乞歸葬疏》:“茲又奉圣母申命之頒,耿耿孤忠,寧敢自負。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長往遠引,忍于背違者也。” |
jiǔ ān cháng zhì久安長治 | 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 | 東漢 賈誼《治安策》:“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
yáng cháng ér qù揚長而去 | 揚長:大模大樣的樣子。丟下別人;大模大樣地離去。也作“徉長而去”。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罷,深深一揖,揚長而去。” |
cháng lín fēng cǎo長林豐草 |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 三國 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
hóu cháng qì duǎn喉長氣短 | 比喻事情麻煩、費勁。 | |
cháng xiù shàn wǔ長袖善舞 | 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
cháng yī bù bài長揖不拜 | 揖、拜:舊時的拱手、磕頭禮。對長者或尊者只彎腰行拱手禮,不跪拜磕頭。舊時指相見時態度不恭,為人高傲。 | 《漢書·高帝記》:“……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倔于長者。’沛公輟足揮洗,起謝之。” |
cháng qū ér rù長驅而入 | 驅:快跑;長驅:策馬快跑。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形容進軍迅猛順利,所向無敵。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9卷:“未到漢口,傳說元將兀良哈歹統領精兵,長驅而入,勢如破竹。” |
cháng chún bù lǎo長春不老 | 猶言長生不老。 | 《醒世恒言 李道人獨步云門》:“各要尋幾件希奇禮物上壽,祝他個長春不老。” |
cháng mián bù qǐ長眠不起 | 死亡的別稱。 | 宋·李昉《太平廣記》:“鄭友過一冢,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冢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
lái rì fāng cháng來日方長 | 來日:未來的日子。方:正。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 | 宋 文天祥《與洪瑞明云巖書》:“某利郡后,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處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
cái cháng bǔ duǎn裁長補短 | 裁:剪裁。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下卷:“安道詩雖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長補短,袁彥伯之亞乎?” |
chù lèi ér cháng觸類而長 | 語本《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謂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 | 語出《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話長說短 | 評論他人的好壞是非。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五回:“起初還恐怕雌鬼要話長說短,遮遮掩掩的瞞著他。” |
cháng fēng pò làng長風破浪 | 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 《宋書 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
cháng qī duǎn bā長七短八 | 指事情的頭緒。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16回:“康順風一邊點頭,一邊結結巴巴的央求,喉嚨里像塞了一團棉花,半天也沒說下個長七短八。” |
shēng sǐ cháng yè生死長夜 | 生死:生存和死亡。指漫長昏昧的生死輪回。 | 清·道霈《重刊<壇經>緣起》:“原夫大地眾生,居生死長夜中。” |
cháng xū duǎn qì長吁短氣 | 指嘆息不已。 | 元 喬吉《金錢記》第三折:“你家這門館先生,自從我在學堂中一個月,不曾教我一句書,終日只是長吁短氣,不知為何。” |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放長線釣大魚 |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我們不妨看看他們如何活動,放長線,釣大魚,說不定深水里還有大家伙。” |
piàn cháng báo jì片長薄技 | 微小的特長,淺薄的技能。 |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乃后世概以工匠輕之,以輿隸概之,以片長薄技鄙數之。” |
qǔ cháng qì duǎn取長棄短 |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并前人已傳之業,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 |
zhù chàng wǎn duǎn箸長碗短 | 形容家用器物凌亂不全。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等得王生歸來,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長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樣,訪知盡是妻子敗壞了。” |
cháng tiān lǎo rì長天老日 | 指夏季晝長的日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賈母因向寶釵道:‘你也去,連你母親也去;長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覺。’” |
fǔ bì cháng tàn撫髀長嘆 | 髀:股部,大腿。撫摩大腿,發出長長的嘆息。指久處安逸而無所作為發出的慨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卷:“不覺撫髀長嘆道:‘事皆前定,……安能久于人世乎!’” |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長話短說 | 要說的話很多,一時不能說清,只用扼要的幾句話表明主要意思。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六回:“長話短說,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
rì jiǔ suì cháng日久歲長 | 見“日久天長”。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我雖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認做兄妹往來,誰禁得我?這便可以日久歲長的了。” |
hǎo mèng bù cháng好夢不長 | 指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不能實現的,只能存在于夢幻之中。 | 元·無名氏《云窗夢》:“薄設設衾寒枕冷,愁易感好夢難成。千愁萬恨斷腸人,怎當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
jiā cháng lǐ duǎn家長里短 |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75回:“這一關了門,他再問我家長里短的事,我對不來,卻不弄走了風,被他拿住?” |
yǒng shì cháng cún永世長存 | 永遠存在。 | 《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雙層平臺的漢白玉欄板上,精雕著萬年青花飾,象征著紅色的江山將永世長存。” |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鞭長不及馬腹 |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
jié cháng bǔ duǎn截長補短 | 截:切斷。把長的切下來接補短的。 | 宋 度正《條奏便民五事》:“舊城堙廢之余,截長補短,可得十之五,為工約二萬余工。” |
huì cháng sān chǐ喙長三尺 | 喙:嘴。嘴長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說。 | 莊周《莊子 徐無鬼》:“丘愿有喙三尺。” |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
yīng fēi cǎo cháng鶯飛草長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后以“鶯飛草長”形容明媚的春景。 |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0回:“俗語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 |
kòu hú cháng yín扣壺長吟 | 借指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 | 清 唐孫華《題薪禪弟<擊壺圖>》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 |
cháng yīng zài shǒu長纓在手 | 纓:繩子。手里拿著長繩準備去俘獲敵人。 | 東漢·班固《漢書·終軍傳》:“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闕下。” |
fú shòu mián cháng福壽綿長 | 祝人福多壽高。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4回:“但愿時時敬誦,自然消兇聚慶,福壽綿長。” |
cháng tíng duǎn tíng長亭短亭 | 古時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為餞別處。也指旅程遙遠。 | 唐·李白《菩薩蠻》詞:“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cháng lè wèi yāng長樂未央 | 未央:未盡。長久歡樂,永不結束。 | 《金石索·漢長樂宮瓦》:“‘長樂未央’,此長東宮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