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眉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jīn guó xū méi巾幗須眉 |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 | 清 曾樸《孽海花》第1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 |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怒的面容。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聽了,果然氣的蛾眉倒蹙,鳳眼圓睜,即時就叫墜兒。” |
pò zài méi jiān迫在眉尖 | 迫:緊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勢十分緊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為他看見他的危險處境迫在眉尖。” |
zhí méi léng yǎn直眉楞眼 | 亦作“直眉睖眼”。①豎眉瞪眼。②形容眼神發直。 | 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
xǐ yì méi shāo喜溢眉梢 | 形容人很快樂的精神。 | |
lì méi dèng yǎn立眉瞪眼 | 倒豎雙眉,圓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樣子。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她退了兩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槍朝哈叭狗一點:‘你別動!’” |
cuán méi kǔ liǎn攢眉苦臉 | 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禁不住鄒太爺攢眉苦臉,求他多當兩個,才算當了四百五十錢。” |
yuè méi xīng yǎn月眉星眼 | 像彎月一樣的眉毛,像明星一樣的雙目。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你說咱雪肌花貌常清凈,桃腮杏臉行端正,月眉星眼天然性。” |
zhí méi dèng yǎn直眉瞪眼 | 形容發脾氣或發呆的樣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眉瞪眼。” |
zǐ zhī méi yǔ紫芝眉宇 | 為稱頌人德行高潔之詞。 | 《新唐書 卓行傳 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厚少緣飾……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
yǎn xiào méi shū眼笑眉舒 | 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歡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興。 | 元·胡祗遹《沉醉東風》曲:“漁得魚心滿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
pò yú méi jié迫于眉睫 | 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急迫。 | 梁啟超《論中國成文法編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編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
yǎn qù méi lái眼去眉來 | 形容用眉眼傳情。多指不正當地勾搭。 |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說與你個聰明的奶奶,送春情是這眼去眉來。” |
rán méi zhī jí燃眉之急 | 燃眉:火燒眉毛。火燒眉毛那樣地緊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文獻通考 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并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páng méi hè fā龐眉鶴發 | 同“龐眉皓發”。 | 宋·陳合《寶鼎記·壽賈師憲》詞:“盡龐眉鶴發,天上千秋難老。” |
pū méi méng yǎn鋪眉蒙眼 | 裝模作樣。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0回:“見他鋪眉蒙眼,拿班做勢,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聲只稱呼他薛爺。” |
ān méi dài yǎn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yáng méi shùn mù揚眉瞬目 | 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行如奔電,驟如飛旋,揚眉瞬目,恐動四邊。” |
zéi méi liū yǎn賊眉溜眼 | 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 |
chóu méi suǒ yǎn愁眉鎖眼 | 鎖:緊皺。愁得緊皺眉頭,瞇起雙眼。形容非常苦惱的樣子。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里愁眉淚臉。 |
chóu méi cù é愁眉蹙額 | 因發愁而緊皺眉頭。 | 茅盾《血戰后一周年》:“內地的小商人為了上海‘錢莊不通’而愁眉蹙額。” |
xié jiān dī méi脅肩低眉 | 縮著肩膀,低著眉頭。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 晉 葛洪《抱樸子 逸民》:“雖器不益于旦夕之用,才不周于立朝之俊,不亦愈于脅肩低眉,諂媚權右。” |
shāo méi zhī jí燒眉之急 | 比喻非常迫切。 | 《水滸傳》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燒眉之急。我馬也不要,從人也不帶一個,連夜自趕回家。” |
méi xià tiān méi眉下添眉 | 在眉毛下面再畫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復。 | 明·李贄《四書評·大學》:“則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是本來已釋過了,何必又釋‘本末’?無乃眉下添眉耶?” |
yǎn xiào méi fēi眼笑眉飛 | 形容極度高興。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只樂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飛。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歡喜。” |
dài méi hán chǐ戴眉含齒 | 見“戴發含齒”。 |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齒,抱余疚于泉臺也。” |
gǒng shǒu dī méi拱手低眉 | 拱手:雙手合抱致敬。形容尊敬順從的樣子。 | 魯迅《“文人相輕”》:“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說或不屑說。” |
chóu méi tí zhuāng愁眉啼妝 | 愁眉:使眉細而曲折;啼妝:輕輕地擦去目下的粉飾以作啼痕。形容婦女的妖態。 | 《后漢書·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所謂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飾目下,若啼處。” |
méi yǎn chuán qíng眉眼傳情 | 以眉毛、眼神傳送情感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則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中心日夜藏之。” |
méi yǎn gāo dī眉眼高低 |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只是跟著奶奶,我們學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兒,也得見識見識。” |
lèi yǎn chóu méi淚眼愁眉 | 帶淚的眼,發愁的眉。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
zéi méi shǔ yǎn賊眉鼠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老舍《趙子曰》:“‘你沒看見李景純嗎?’武端賊眉鼠眼的問:‘他來,她就不能來!’” |
bái chǐ qīng méi白齒青眉 | 指青少年時期。 | 明 袁宏道《哭臨漳令王子聲》詩:“憶昨與君發長安,白齒青眉吐肺肝。” |
cí méi shàn mù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 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kāi méi zhǎn yǎn開眉展眼 | 高興愉快的樣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若是有識我們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夠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
méi jié zhī huò眉睫之禍 |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禍患。 | 《韓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禍,而慕賁、育之死。” |
yáng liǔ gōng méi楊柳宮眉 | 細長秀美如柳葉的宮妝畫眉。借指美女。 | 元·劉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楊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
lì méi shù yǎn立眉豎眼 | 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1章:“警備隊員們被他立眉豎眼地一吆喚,都像夾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
tǔ qì yáng méi吐氣揚眉 | 形容受壓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明·孫仁孺《東郭記·與之大夫》:“吐氣揚眉,青云激勵,卻憐小友尚窮乏。” |
méi huā yǎn xiào眉花眼笑 | 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 |
páng méi bái fà龐眉白發 |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漢 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 |
yáng méi dǐ zhǎng揚眉抵掌 |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揚起眉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
é méi hào chǐ蛾眉皓齒 | 蛾眉:像蠶蛾觸須似的彎而長的眉毛。修長的眉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漢·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 |
méi lái yǎn qù眉來眼去 | 形容以眉目傳情。多用于男女情愛。也比喻壞人之間勾勾搭搭。 | 宋 辛棄疾《滿江紅 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
méi lái yǔ qù眉來語去 | 用眉目傳情,用話語暗示。形容用眉眼傳情。多指男女間不正當地勾搭。 | 明·湯顯祖《南柯記·決婿》:“天竺見他來,順稍兒到講臺,眉來語去情兒在。” |
méi gāo yǎn dī眉高眼低 | 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回:“在趙琮夫妻兩個,不要說看了別人許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邊,也受多少兩般三樣的怠慢。” |
lóng méi fèng mù龍眉鳳目 | 形容貴人相貌不同尋常。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 |
méi fēi sè yuè眉飛色悅 | 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臧克家《迎春辭》:“大伙兒聚在一塊把希望敘說,激情滿懷,眉飛色悅,打倒了‘四人幫’,心里多么快活!” |
méi yáng mù zhǎn眉揚目展 | 展:伸張。形容神采飛揚,精神振奮。 | 清·李漁《閑情偶寄·賓白》:“同一話也,以尖新出之,則令人眉揚目展,有如聞所未聞。” |
sè fēi méi wǔ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清·楊復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méi mù chuán qíng眉目傳情 | 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意。常用來形容用眼色表示愛情。參見“眉來眼去”。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 |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個計策。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張敞畫眉 |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 《漢書·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撫。” |
yáng méi tǔ qì揚眉吐氣 | 揚眉:揚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méi shū mù zhǎn眉舒目展 | 展:伸張。形容神采飛揚,精神振奮。 | 京劇《平原作戰》第三場:“暗夜中見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 |
héng méi dèng yǎn橫眉瞪眼 | 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徐泰吉找死》:“一個太平軍沖到他身邊,他以為是他的部下,還橫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
héng méi dèng mù橫眉瞪目 | 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同“橫眉努目”。 | 南寧《檢驗工葉英》:“[廢品]好像是唉聲嘆氣,抱怨自己的主人,又好像是在橫眉瞪目地指責自己的主人。” |
jiāo méi zhòu yǎn焦眉皺眼 | 見“焦眉愁眼”。 | 沙汀《獸道》:“街上十分冷落,幾個站在門口看街的女人,老遠就焦眉皺眼,隨即退進門檻內面去了。” |
héng méi nǔ mù橫眉努目 | 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后蜀 何光遠《鑒戒錄》卷十引陳裕詩:“橫眉努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供養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
chóu méi kǔ liǎn愁眉苦臉 | 苦:痛苦。憂愁得眉頭緊鎖;哭喪著臉。形容愁容滿面的樣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里人去了。” |
zhí méi lèng yǎn直眉睖眼 | 見“直眉楞眼”。 |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那個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們的炮手呵!” |
yǎn jiǎo méi shāo眼角眉梢 | 指面部的細微表情。 | 毛澤東《賀新郎·別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
méi jié zhī nèi眉睫之內 | 形容近在眼前。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lí méi ài fā梨眉艾發 | 眉發俱白。形容年高。 | 清·檗子《聊齋志異俠女篇彈詞》:“其子后來鏡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發壽而康。” |
jǔ àn qí méi舉案齊眉 | 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
chēng méi nǔ yǎn撐眉努眼 | 撐:豎起;努眼:把眼睛張大。雙眉飛揚,兩眼圓瞪。比喻神情威嚴,為人專斷強橫。 | 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撐眉努眼,喝罵將去,便謂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
qín shǒu é méi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詩經 衛風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nóng méi dà yǎn濃眉大眼 | 形容眉目端莊,富有生氣。多指男子。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只見里面一個濃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婦人,穿著一件黑夏布小衣,兩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來。” |
lǎng ruò liè méi朗若列眉 |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吾必不聽眾口與讒言,吾信汝也,猶列眉也。” |
xū méi jiāo bái須眉交白 | 交:都。胡須和眉毛都白了。 | 《莊子·漁父》:“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發揄袂。” |
méi mù bù qīng眉目不清 | 眉目:條理。事物條理不清或文章沒有條理。 | 《人民日報》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 |
zhāng méi zhāng yǎn張眉張眼 | 驚惶不安的樣子。 |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燈依舊燃著,正中擺著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著兩三個兵士,顯出一種張眉張眼的驚惶神氣。” |
nù méi zhēng mù怒眉睜目 |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 茅盾《大澤鄉》:“是站著的滿臉通紅怒眉睜目的兩個人。但只是‘兩個’人!” |
diū méi nòng sè丟眉弄色 | 做眉眼 |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我才說道恕生面少拜識,他做多少丟眉弄色。” |
zhǎn yǎn shū méi展眼舒眉 | 眉眼舒展。形容稱心遂意的樣子。 |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三折:“幾曾道展言舒眉,則被你誤了人儒冠布衣。” |
lèng méi héng yǎn楞眉橫眼 | 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 梁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 |
méi mù rú huà眉目如畫 | 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為人明須發,眉目如畫。” |
qí méi jǔ àn齊眉舉案 | 同“舉案齊眉”。 | 元·于伯淵《點絳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從,孟光合配梁鴻。怎教他齊眉舉案勞尊重,俏書生別有家風。” |
é méi qín shǒu蛾眉螓首 | 彎彎的眉毛,方廣的前額。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艷。 | 《詩經 衛風 碩人》:“螓首蛾眉。” |
suān méi cù yǎn酸眉醋眼 | 指人用妒忌的眼光看待。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公眾場合不能酸眉醋眼,張東望西。” |
héng méi nù mù橫眉怒目 | 眉毛橫豎;雙目怒睜。形容強、兇狠的神情。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不一時,只聽得院子里許多腳步響,早進來了橫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
dī méi dǎo yùn低眉倒運 | 倒霉,失意。 | 草明《婚事》:“你記住吧!人總有個低眉倒運的時候。” |
hào chǐ é méi皓齒蛾眉 | 皓:白色的樣子;蛾眉:女子修長而美麗的眉毛。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美麗,也喻稱美女。 | 漢·枚乘《七發》:“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
bái shǒu qí méi白首齊眉 | 夫妻到老相敬愛。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鄒夫人白首齊眉,然晚歲喪明,家計亦薄。” |
héng méi shù mù橫眉豎目 | 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62回:“帶著十六七個打手,都是橫眉豎目,身穿紫花布褲褂,青布抓地虎靴子,手持木棍、鐵尺。” |
nòng yǎn jǐ méi弄眼擠眉 | 弄:做。用眉眼傳情與示意。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一身中聳肩疊肚,全無坦坦之容;滿臉上弄眼擠眉,大有花花之意。” |
qǔ méi fēng jiá曲眉豐頰 | 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 唐·韓愈《送李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 |
nòng méi jǐ yǎn弄眉擠眼 | 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貶意。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因此秦鐘趁此和香憐弄眉擠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說梯己話。” |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眉毛胡子一把抓 |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你們真個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méi gāo yǎn xià眉高眼下 |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 《白雪遺音·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如作戲,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
méi qīng mù lǎng眉清目朗 | 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 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莊深巷。” |
cuī méi zhé yāo摧眉折腰 | 低眉彎腰。形容沒有骨氣,巴結奉承。 | 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hēi méi wū zuǐ黑眉烏嘴 |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形容淘氣、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弄的你黑眉烏嘴的,那里還像個大家子念書的孩子!” |
lěng méi lěng yǎn冷眉冷眼 | 形容冷淡或鄙視的神情。 | |
pò zài méi jié迫在眉睫 | 迫:緊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bái méi chì yǎn白眉赤眼 | 比喻平白無故。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補遺四 神名誤稱》:“京師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兒者,必大恨成貿首仇,其猥賤可知。狹邪諱之,乃駕名于關侯。” |
diū méi diū yǎn丟眉丟眼 | 用目光挑逗傳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那太素是個十八九歲的人,曉得吳氏這些行徑,也自丟眉丟眼來挑吳氏。” |
hào chǐ é méi皓齒娥眉 | 皓:白的樣子。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美麗。 | 漢·枚乘《七發》:“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瞿蛻園注:“皓齒娥眉,美女的代稱。” |
shū méi zhǎn yǎn舒眉展眼 | 神態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須臾之間,只見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