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寡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īng xīn guǎ yù清心寡欲 | 清:清凈;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我奉師父法旨,著你清心寡欲,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 |
xī tāng guǎ shuǐ稀湯寡水 | 形容粥稀或湯里油水少。 | 陳忠實《白鹿原》第26章:“我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全給他攪得稀湯寡水……” |
guǎ bù dí zhòng寡不敵眾 | 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 |
kǒu duō shí guǎ口多食寡 | 吃飯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唐·韓愈《答胡生書》:“愈不善自謀,口多而食寡。” |
guān guǎ qióng dú鰥寡煢獨 | 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 唐 李白《虞誠令李公去思頌碑》:“公勖之親鄰,厄以兇事,而鰥寡煢獨,眾所賴焉。” |
qiáng bù líng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強不凌弱,眾不暴寡 | 暴:損害。強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奸劫弒臣》:“故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 |
dàn bó guǎ yù澹泊寡欲 |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圖名利。 | 三國·魏·曹植《蟬賦》:“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 |
zhòng guǎ bù dí眾寡不敵 | 人少敵不過人多。 |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
guǎ rén zhī jí寡人之疾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yù yù guǎ huān郁郁寡歡 | 郁郁:憂郁;發愁的樣子;寡:少。心里發愁;少言少語;悶悶不樂。 | 戰國 楚 屈原《九章》:“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
zhòng guǎ xuán jué眾寡懸絕 | 雙方人力多少相差極大。 | 梁啟超《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第十節:“布打城既克復,奧俄軍奮戰益力,眾寡懸絕……此匈加利千鈞一發之時也。” |
guǎ fú dān hú寡鳧單鵠 | 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西京雜記》卷五:“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鳧之弄。聽者皆悲,不能自攝。” |
zhòng guǎ xuán shū眾寡懸殊 | 雙方人數多少差別很大。眾:多;寡:少。 |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
fěi cái guǎ xué菲才寡學 | 菲:微薄;寡:少。才能微小,學識膚淺。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3回:“小侄菲才寡學,大人誤采虛名。” |
yì yù guǎ huān抑郁寡歡 | 由于心情不舒暢而很少高興的時候。 | 老舍《吐了一口氣》:“我是個抑郁寡歡的孩子,因為我剛一懂得點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
zhèn qióng xù guǎ振窮恤寡 | 救濟貧窮和無依靠的人。 | 《北史·魏紀四·孝明帝》:“壬寅,詔以旱故,命依舊雩祈,察理冤獄,掩胔埋骼,振窮恤寡。” |
guǎ lián xiǎn chǐ寡廉鮮恥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líng ruò bào guǎ凌弱暴寡 | 凌:侵犯;暴:欺負、踐踏。侵犯弱小的,欺侮孤單的。 |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
guān guǎ gū qióng鰥寡孤煢 | 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 唐 陸贄《賜京畿及同華等州百姓種子賑給貧人詔》:“賑賜貧人,先盡鰥寡孤煢目下不濟者。” |
qiáng bù fàn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強不犯弱,眾不暴寡 | 犯:侵犯;暴:損害。強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負人少的。 | 西漢·戴圣《禮記·祭義》:“強不犯弱,眾不暴寡,而弟達乎州巷矣。” |
luò luò guǎ hé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qǔ gāo hè guǎ曲高和寡 | 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shēng zhòng shí guǎ生眾食寡 | 眾: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
guān guǎ gū dú鰥寡孤獨 | 鰥:年老無妻;寡:年老無夫;孤:年幼喪父;獨:年老無子。失去配偶或老年喪子;幼年喪父的人。也泛指無勞動力又無親人贍養的人。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
póu duō zēng guǎ裒多增寡 | 裒:減少;增:補充。削減有余以補不足。 | 宋·陳亮《贈樓應允序》:“裒多增寡,人道之所以成乎天也。” |
chén mì guǎ yán沉密寡言 | 猶沉默寡言。 | 《宋書·徐羨之傳》:“[羨之]沉密寡言,不以憂喜見色。” |
gū cí guǎ hè孤雌寡鶴 | 喪失配偶的禽鳥。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 |
qīng nuò guǎ xìn輕諾寡信 | 輕:輕易;輕率;諾:許諾、應允;寡:少。輕易答應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先秦 李耳《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
chén yì guǎ yán沉毅寡言 | 沉毅:深沉寧靜。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 《資治通鑒·肅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廣德元年》:“崇義有勇力,能卷鐵舒鉤,沉毅寡言,得眾心。” |
guǎ bù shèng zhòng寡不勝眾 | 同“寡不敵眾”。 | 《呂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 |
fěng duō yào guǎ諷多要寡 | 諷諭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 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騷人之辭,怨刺憤懟,雖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論;相如、子云,瑰麗詭變,諷多要寡,漫羨無歸,不見治亂。” |
guǎ jiàn xiǎn wén寡見鮮聞 | 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漢 王褒《四子講德論》:“俚人不知,寡見鮮聞。” |
guān guǎ gū dú矜寡孤獨 | 矜:同“鰥”,老而無妻的人;寡:寡婦;孤:孤兒;獨:獨身。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獨居無靠的人。 | 西漢·戴圣《禮記·禮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
shī dào guǎ zhù失道寡助 | 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
chén jìng guǎ yán沉靜寡言 | 性格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 《逸周書·官人解》:“沉靜而寡言,多稽而險貌,曰質貌者也。” |
gū chóu guǎ pǐ孤儔寡匹 | 孤獨無伴侶。 | 明·沈鯨《雙珠記·從軍別意》:“懇乞恁途中同情體恤;念背井離鄉,孤儔寡匹。” |
qīng tāng guǎ shuǐ清湯寡水 | 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沒有味道。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煮一蒸缽白菜,清湯寡水,看不見一點油星子。” |
bó ér guǎ yào博而寡要 | 學識豐富,但不得要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
gū jiā guǎ rén孤家寡人 | 三代帝王的自稱。后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
gū dú guān guǎ孤獨鰥寡 | 泛指無依無靠的人。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
fǔ gū xù guǎ撫孤恤寡 | 恤:救濟。指養育孤兒,救助寡婦。 | 明·無名氏《鳴鳳記·桑林奇遇》:“守經行權,各有其時,撫孤恤寡,存乎一念。” |
yōu róu guǎ duàn優柔寡斷 | 優柔:遲疑不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決斷。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
shǎo yán guǎ yǔ少言寡語 | 謂平時說話不多。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一章:“少言寡語的趙慶田,是和他一起參的軍,一起入的黨。” |
chén zhòng guǎ yán沉重寡言 | 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 陳同甫談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誤發,若醒而悟,必殺我滅口。” |
guǎ xìn qīng nuò寡信輕諾 |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guǎ hú gū luán寡鵠孤鸞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kè bó guǎ sī刻薄寡思 | (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寡:少。 | 馮至《朱自清先生》:“黨同伐異,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寫的文字里是讀不到的。” |
gū luán guǎ hú孤鸞寡鵠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shǎo sī guǎ yù少私寡欲 |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 《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 |
qīng pín guǎ yù清貧寡欲 | 清貧:貧寒。生活貧寒欲望很少。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舍。” |
gū ér guǎ mù孤兒寡母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guǎ jiàn shǎo wén寡見少聞 | 聽的少,見的少。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俚人不知,寡見鮮聞。” |
huáng pí guǎ shòu黃皮寡瘦 | 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 李曉明《平原槍聲》:“一個個黃皮寡瘦,這使他驀然想起在平漢線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
qīng jìng guǎ yù清靜寡欲 | 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凈,很少欲望。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任隗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 |
kuǎn qǐ guǎ wén款啟寡聞 | 款啟:見識狹小。形容學問淺、見聞寡陋。 | 戰國·宋·莊周《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
xī gū niàn guǎ惜孤念寡 | 惜:愛惜。愛憐孤寡。 | 元·張廷玉《看錢奴》第一折:“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舍的,則是圣賢可憐見我。” |
yǐ qiáng líng ruò,yǐ zhòng bào gu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
gū guǎ guān dú孤寡鰥獨 | 泛指沒有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的人。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
lùn gāo guǎ hé論高寡合 | 言論高超,投合者少。 | |
zhòng guǎ shì shū眾寡勢殊 | 眾:多;寡:少。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 晉 桓沖《上言吉挹忠節》:“襄陽失守,邊情沮喪,加眾寡勢殊,以至陷沒。” |
yǐ zhòng bào guǎ,yǐ qiáng líng ruò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kuǎn xué guǎ wén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莊周《莊子 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
jiàng guǎ bīng wéi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然劉備將寡兵微,我則彼立劉朝,復興漢世,非小官之能。” |
gū nán guǎ nǚ孤男寡女 | 指單身男女。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rén róu guǎ duàn仁柔寡斷 | 謂柔弱而缺乏主見。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則仁柔寡斷之主,漢獻、唐昭之儔耳!” |
guǎ fù guān nán寡婦鰥男 | 寡:寡婦;鰥:鰥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無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 |
gū lòu guǎ wén孤陋寡聞 |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
huáng pí guǎ sōu黃皮寡廋 | 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同“黃皮刮廋”。 | 熊伯濤《寧都兵暴前后》:“一群餓得黃皮寡廋的人,伸著兩只皮包骨頭的手。” |
hǎn yán guǎ yǔ罕言寡語 | 罕、寡:少。很少開口說話。形容沉默寡言。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
guǎ ēn shǎo yì寡恩少義 | 寡:少。形容人冷酷無情,刻薄自私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這劉敏雖生在這寡恩少義的老子手內,有一個知疼著熱的親娘母子,二人相偎相靠,你惜我憐,還好過得日子。” |
bīng wēi jiàng guǎ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他兄弟雖多,兵微將寡。” |
qiǎn jiàn guǎ wén淺見寡聞 | 淺見:膚淺的見解;寡聞:聽到的很少。形容見聞不廣,所知不多。 | 《史記·五帝本紀贊》:“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
guǎ èr shǎo shuāng寡二少雙 | 寡:少。很少有第二個。形容極其突出。 | 東漢 班固《漢書 吾丘壽王傳》:“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
wén jūn zǎo guǎ文君早寡 | 文君:漢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與司馬相如私奔。指年輕女子喪夫寡居。 | 清·洪昇《長生殿·幸恩》:“奴家楊氏,幼適裴門,琴斷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瑣,肯容韓椽輕偷?” |
gū zǐ guǎ fù孤子寡婦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戰國·楚·宋玉《高堂賦》:“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
chén hòu guǎ yán沉厚寡言 | 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 《舊五代史 梁書 末帝本紀上》:“美容儀,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
wén jūn xīn guǎ文君新寡 | 指婦女死去丈夫不久。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
yǐ guǎ dí zhòng以寡敵眾 | 用少數人抵敵眾多的人。 | 《金史·吾扎忽傳》:“吾扎忽性聰敏,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敵眾。” |
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言寡尤,行寡悔 | 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 《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dí zhòng wǒ guǎ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lù lù guǎ hé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與人合不來。 | 清 林則徐《札各學教官嚴查生員有無吸煙造冊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結保無人。” |
yǐ zhòng bào guǎ以眾暴寡 | 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
mù nè guǎ yán木訥寡言 | 訥:說話遲鈍。形容人不愛說話。 | 《晉書·葛洪傳》:“為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卻掃,未嘗交游。” |
duō jiàn guǎ guì多賤寡貴 | 賤:價格低;寡:少。物品多則價格低賤,物品少則價格高。 | 春秋·齊·管仲《管子·國蓄》:“夫物多則賤,寡則貴,貴則散,輕則聚。” |
qiǎn jiàn guǎ shí淺見寡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寡識:見識很少。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見寡識。” |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 指有才干、學識豐富的人虛懷若谷敢于向沒才干、學識少的人請教。 |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
guǎ ēn bó yì寡恩薄義 | 寡:少。形容人冷酷無情,刻薄自私 | |
dūn mò guǎ yán敦默寡言 | 穩重而少言語。 | 《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庫庫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學能文。” |
chén mò guǎ yán沉默寡言 | 沉默:沉靜;不聲不響;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也作“沉密寡言”、“沉靜寡言”。 | 《新唐書 梁崇義傳》:“后為羽林射生,事來瑱,沉默寡言。” |
zhòng guǎ nán dí眾寡難敵 |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 明·沈孚《千金記·抬集》:“選下精兵八千,遠渡江東,誠恐眾寡難敵,為此又行出榜。” |
suǒ rán guǎ wèi索然寡味 | 寡:少,缺少。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 | 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然以空疏者為之,則枯木朽荄,索然寡味,僅得其轉折波瀾。” |
duō duān guǎi yào多端寡要 | 端:頭緒;要:重要。頭緒太多,不得要領。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 |
gū hóng guǎ hú孤鴻寡鵠 | 孤:孤單;鴻:鴻雁;寡:失偶的婦人;鵠:天鵝。孤獨失伴的天鵝。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慰夏孤》:“向日蠶桑動,忽相逢孤鴻寡鵠,無門投控,飛鳥依人情可憫。” |
chēng gū dào guǎ稱孤道寡 | 孤、寡:古代皇帝自稱。自封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統治者自居。 |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輩兒稱孤道寡。’” |
tián dàn guǎ yù恬淡寡欲 | 清靜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
guān guǎ gū dú鰥寡惸獨 | 同“鰥寡孤獨”。惸,無兄弟。 | |
xù gū niàn guǎ恤孤念寡 | 恤:體恤,周濟。救濟孤兒,關心寡婦。 |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據居士恤孤念寡,敬老憐貧,世之少有也。” |
gū dú guān guǎ孤獨矜寡 | 泛指無依無靠的人。 | |
xiǎo guó guǎ mín小國寡民 | 國家小,人民少。 | 先秦 李耳《老子》:“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