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花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xuě fū huā mào雪膚花貌 | 皮膚潔白如雪,容貌美艷如花。形容女子的美麗。 | 唐·白居易《長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
zhuó yì zāi huā huā bù fā,wú yì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著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 | 著意:用心。有心栽種的花沒開,無意插下的柳枝卻成了一片柳蔭。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沒得到,不經意的卻意外地取得了收獲。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著意栽花花不發,等閑插柳柳成蔭。” |
liǔ duǒ huā jiāo柳亸花嬌 | 柳絲柔垂,花朵嬌妍。比喻女子貌美。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負笈》:“身本是,柳亸花嬌一女娃;身本是,翠繞珠圍一宦家。” |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墻里開花墻外香 | 比喻人做出了成績,內部還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績不受本部門重視,卻為其他部門賞識。 | 海巖《死于青春》:“墻里開花墻外香,都這樣兒,不做就算了。” |
jiǔ bìng huā chóu酒病花愁 | 指因貪戀酒色而引起的煩愁 | 元 喬吉《揚州夢》第二折:“今日心中悶倦,故來此翠云樓游玩。小官只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
niǎo yǔ huā xiāng鳥語花香 |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
liǔ xiàng huā jiē柳巷花街 | 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 | 宋 黃庭堅《滿庭芳 妓女》詞:“初綰云鬟,才勝羅綺,便嫌柳巷花街。” |
rén wú qiān rì hǎo,huā wú bǎi rì hóng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 指人的青春短暫。比喻好景不長或友情難以持久。 |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計算,過后一場空。” |
fēn huā fú liǔ分花拂柳 | 見“分花約柳”。 | |
huā yàng xīn fān花樣新翻 | 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同“花樣翻新”。 | 清 侯芝《再生緣》序:“十年來拼置章句,專改鼓詞,花樣新翻。只恐詞難達意,機絲巧織,未免手不從心。” |
mí huā liàn liǔ迷花戀柳 | 迷:沉迷。挑逗異性或嫖娼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心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 |
fēng huā xuě yè風花雪夜 | 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 | |
bǎi huā shēng rì百花生日 | 舊指陰歷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清·秦味蕓《月令粹編》卷五:“《陶朱公書》:‘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
shuǐ liú huā luò水流花落 | ①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②比喻時過境遷。 | 唐·溫庭筠《宿城南亡友別墅》詩:“水流花落嘆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
huā wú bǎi rì hóng花無百日紅 | 花不能常開不敗。比喻青春易逝,好景不長。 |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后一場空。” |
yì jì méi huā驛寄梅花 | 請郵差寄送梅花。比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 | 宋 秦觀《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
huáng huā nǚ ér黃花女兒 |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況且我看這人也是個黃花女兒,豈有遠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
wèn guān dá huā問官答花 | 謂答非所問。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這老頭兒這才叫個‘問官答花,驢唇不對馬嘴’。這與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
niān huā nòng yuè拈花弄月 | 玩賞花月。 | 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
liǔ yāo huā tài柳腰花態 | 形容女子婀娜嬌美的體態。 | 宋 柳永《法曲獻仙音》詞:“饒心性,鎮厭厭多病,柳腰花態嬌無力。” |
mǔ dān huā hǎo,zhōng xū lǜ yè fú chí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總得有人幫助。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有了銀錢,卻又只怕沒人,又道是:牡丹花好,終須綠葉扶持。” |
huā guāng liǔ yǐng花光柳影 | 鮮花煥彩生光,柳綠垂條弄影。形容春天的美麗景色。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花光柳影,鳥語溪聲。” |
liǔ shì huā jiē柳市花街 | 指妓院云集的地方。 |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郵政 逐娼妓》:“多置狎邪門巷,遂作鶯巢燕壘,頓成柳市花街。” |
xún huā wèn liǔ尋花問柳 | 隨意漫游;玩賞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誘玩弄婦女;特指宿娼狎妓。尋:探訪。 | 唐 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炯,問柳尋花到野處。” |
yóu huā xīn xuě尤花殢雪 | 猶尤云殢雨。 | 宋·柳永《小鎮西》詞:“久離缺,夜來魂夢里,尤花殢雪,分明似舊家時節。” |
xìng huā chūn yǔ杏花春雨 | 初春杏花遍地、細雨潤澤的景象。 | 元·虞集《風入松》詞:“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
bài liǔ cán huā敗柳殘花 |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女孩兒家,你索將性兒溫存……休猜做敗柳殘花。” |
táo huā yùn桃花運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別愛戀。泛指好運氣。 | 錢鐘書《圍城》:“現在正交著桃花運,難保不出亂子,讓他回家給方鄉紳嚴加管不也好。” |
yì shǐ méi huā驛使梅花 |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
lí huā dài yǔ梨花帶雨 | 象沾著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 唐 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
míng rì huáng huā明日黃花 |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 宋 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
zhān huā rě cǎo粘花惹草 |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 元 商衜《一枝花 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
fēng lǐ yáng huā風里楊花 | 像風中的楊樹花漂浮不定。比喻事物或事情的發展變化不定。 |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恰便似風里楊花,水上幻泡。” |
liǔ nuǎn huā chūn柳暖花春 | 指花柳榮茂,春意正濃。 | 唐 李郢《為妻作生日寄意》詩:“謝家生日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 |
huā jiē liǔ shì花階柳市 |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明 劉基《誠意伯次子閣門使劉仲璟遇恩錄》:“你每小舍人年紀少,莫要花階柳市去。” |
liǔ zhé huā cán柳折花殘 | 比喻女子死或傷。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 |
huáng huā wǎn jié黃花晚節 | 指菊花能傲霜開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節操。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韓魏公》:“魯直詩云:‘黃花晚節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來。’” |
jiè huā xiàn fó借花獻佛 | 用別人的花進獻給菩薩。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無可奈何花落去 |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liǔ yíng huā zhèn柳營花陣 | 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 | 元 吳昌齡《端正好 美妓》套曲:“廝陪奉嬌香膩粉,喜相逢柳營花陣。” |
huā cuán jǐn jù花攢錦聚 | 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同“花攢錦簇”。 | 清 陳維崧《賀新郎 春夜聽鼓師撾鼓》詞:“隱隱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攢錦聚。” |
qiū yuè chūn huā秋月春花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qí huā yù shù琪花玉樹 | 古人謂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楊維楨《夢游滄海歌》:“風光長如二三月,琪花玉樹不識人間秋。” |
tiě shù kāi huā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 |
bǐ xià shēng huā筆下生花 |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 《花城》1980年第7期:“你們這些筆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調查只不過是為現成觀點抓例子罷了。” |
huā zhāo yuè yè花朝月夜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huā huā tài suì花花太歲 | 太歲:原指傳說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著華麗,不務正業,只專心于吃喝玩樂的官宦和土豪。 | 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 |
liǔ yān huā wù柳煙花霧 |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 元 張可久《落梅風 春晚》曲:“東風景,西子湖,濕冥冥,柳煙花霧。” |
yín huā yǒng liǔ吟花詠柳 | 猶言吟風弄月。 | 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本軍師于軍次中、案篋內,每見詩卷,多是吟花詠柳。偶披覽之,即于懷腸相悖。” |
yì lù méi huā驛路梅花 | 同“驛使梅花”。 | 唐·牟融《送范啟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
mì liǔ xún huā覓柳尋花 | 覓:尋找。欣賞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那兒子卻是風流博浪的人,專要結識朋友,覓柳尋花。” |
huā mén liǔ hù花門柳戶 | 指妓院。 | 元·無名氏《小孫屠·謀殺孫必達》:“奴家當脫得花門柳戶,與孫官人結為夫妻。” |
wǎn jié huáng huā晚節黃花 | 黃花:菊花;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晚節高尚。 | 宋·韓琦《九日小閣》詩:“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
rú huā sì yù如花似玉 | 像花一樣艷麗;像玉一樣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麗。 | 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
ěr lóng yǎn huā耳聾眼花 | 指年老體衰者聽覺、視覺衰退。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0回:“晁夫人又不頭疼腦熱,又不耳聾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個將要不好的人。” |
měi nǚ zān huā美女簪花 |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書評》:“衛常書,如插花美人,舞笑鏡臺。” |
guò shí huáng huā過時黃花 | 黃花:菊花。重陽節后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今該轉機已成過時黃花。” |
niǎo tí huā yuàn鳥啼花怨 | 形容悲傷怨恨。 | 明·徐復祚《紅梨記·請成》:“今日呵,只落得鳥啼花怨。” |
táo huā liú shuǐ桃花流水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 | 唐 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
niān huā zhāi cǎo拈花摘草 | 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 元·古杭才人《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風流不讓柳耆卿。” |
yuè zhuì huā shé月墜花折 | 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凄凄月墜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說柳說 | 形容說虛假而動聽的話哄人。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你看不得這些年輕的小老爺們,花說柳說的,不中用。” |
cuī huā zhuó liǔ摧花斫柳 | 摧:摧殘;斫:用斧頭砍。比喻摧殘和傷害女子。 |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對簿》:“僵桃代李誠無與,摧花斫柳夫何取?” |
zǒu huā liū bīng走花溜水 | 比喻吹牛,說大話。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4回:“你莫象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纏。” |
huā qián yuè xià花前月下 |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靜地方。 |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 瓦舍眾伎》:“今又有覆賺,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鐵騎之類。” |
liǔ mèi huā míng柳媚花明 | 媚:美好,可愛。綠柳成蔭,鮮花怒放。形容春天的美景。 | 明·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結此生歡娛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樂意同情。” |
huā hóng liǔ lǜ花紅柳綠 | 紅紅的花兒;綠綠的柳條。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顏色鮮艷多彩。 |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
jiē liǔ tíng huā階柳庭花 | 階:臺階;庭:庭院。臺階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鮮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況那晨風夕月,階柳庭花,更覺得潤人筆墨。” |
huā huā liǔ liǔ花花柳柳 | 形容艷麗輕盈的樣子。 | |
huā jiē liǔ xiàng花街柳巷 | 花、柳:舊指娼妓。舊指游樂的地方。也指妓院。 | 唐 呂巖《敲義歌》:“花街柳巷覓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
liǔ mò huā cóng柳陌花叢 | 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 | 宋 陸游《風流子》詞:“人生誰能料,堪悲處,身落柳陌花叢。” |
liǔ yǐng huā yīn柳影花陰 | 指男女幽會的地方,引申為男女情愛的事情。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學海文林,夢不離柳影花陰,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 |
huā qú liǔ mò花衢柳陌 |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 元 李邦祐《轉調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樓謝館,怪他去閑游冶。” |
liǔ àn huā zhē柳暗花遮 |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朧的景色。 | 元 吳昌齡《端正好 美妓》套曲:“漏永更長燭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
liǔ yīng huā yàn柳鶯花燕 | 指柳上鶯歌,花間燕語。指美好的春景。 | 元 張可久《落梅風 閑居》曲:“青山隱居心自遠,放浪他柳鶯花燕。” |
fēn huā yuē liǔ分花約柳 | 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態美好。 | |
cán huā bài liǔ殘花敗柳 |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huā mó jiǔ bìng花魔酒病 | 指沉湎于酒色。 | 元·曾瑞《哨遍·思鄉》:“花解語,嬌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
huā lǐ hú shào花里胡哨 |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 |
kǒu zhuì tiān huā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華,同“花”。 |
jǐn yíng huā zhèn錦營花陣 | 喻指風月場所。 | 元·無名氏《云窗夢》第四折:“錦營花陣,偎紅倚翠。” |
hé huā suī hǎo,yě yào lǜ yè fú chí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 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人是要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
luò huā méi rén落花媒人 | 給婚姻關系已經確定或將要確定的人做媒人,謂之“落花媒人”。 | |
jiǔ dì huā tiān酒地花天 | 形容吃喝嫖賭、荒淫腐化的生活。 | 清·張春帆《宦海》第11回:“當著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觀察捐軀致命之時,正是這一邊風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際。” |
huā yán qiǎo yǔ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qiáng huā lù liǔ墻花路柳 | 喻娼妓。 | 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流。恩情怎比,墻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 |
bàng liǔ suí huā傍柳隨花 | 春天依倚花草柳樹而游樂的情調。比喻狎妓。 | 北宋·程顥《春日偶成詩》:“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
liǔ mò huā jiē柳陌花街 | 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 |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閨思》套曲:“多應浪游年少客,千金將笑買,柳陌花街。” |
rú huā rú jǐn如花如錦 | 錦:有花紋的絲織品。形容華彩絢麗,風景絢麗或前程美好。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湊著吉日良時,兩對小夫妻,如花如錦,拜堂合巹。” |
huā hǎo yuè yuán花好月圓 | 花兒是美的;月亮是圓的。比喻美好團聚。多用做新婚賀詞。 | 宋 晁端禮《行香子 別恨》詞:“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
tiāo huā luàn zhuì天花亂墜 |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嘆,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
niān huā zhāi yè拈花摘葉 | 拈:用指取物;花: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 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倚翠偎紅,拈花摘葉。”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yuè yè huā zhāo月夜花朝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舊唐書 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
rě cǎo niān huā惹草拈花 | 惹、拈:指挑逗、勾引;花、草:比喻女子。舊時指男子在外面挑逗、勾引女人;搞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從來斬釘截鐵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沒掂三。” |
chuān huā nà jǐn穿花納錦 |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繡花樣。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觀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 |
liǔ tí huā yuàn柳啼花怨 | 形容景象凄涼,心境凄惻。 | 宋 盧祖皋《夜行船 暖入新梢風又起》詞:卻說當時,柳啼花怨,魂夢為君迢遞。 |
huā chén yuè xī花辰月夕 |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清 王韜《淞濱瑣話 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
huā huā lǜ lǜ花花綠綠 | 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后來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 金 元好問《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
mián huā zuì liǔ眠花醉柳 |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 清李漁《憐香伴 賄薦》:“終日眠花醉柳,喝五呼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