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ī yú
注音ㄕ ㄩˊ
繁體詩餘
1.老臣聽到殿下寫的那首詩余,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2.難道你不知道這是詩余小令嗎?
3.詞,產生于隋唐,發(fā)展于五代,極盛于宋代,是為配樂唱歌而依一定曲調填寫的歌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詞、樂府、樂章、琴趣等。
4.再說那三首詩余,本來作為太子,是天下所望,詩賦不作,卻旁門歪道作詩余,這是不是能成為天下之望。
5.只是一種題材罷了,關健是寫的人心正不正,心正則詩余同樣也是雅作,心不正,就是寫詩作賦,亦是俚語艷詩,不能堂大雅之堂。
6.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7.提起“詩余”這種形式,它意涵著傳統(tǒng)文人和讀者的細致情感表達。
8.隋代及初唐的民間詞即是當時的民歌,中唐以來文人詞屬于詩余性質。
9.那個殿下,你那天說有的詩余小令必須用大鼓相伴,大漢高歌,才能唱出真義,那么有沒有真正的古詩,也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