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fā)后,輟學加入救亡圖存運動,在華北各地演出話劇宣傳抗日。
2.一寸河山一寸血,湖南的土地灑遍了先烈犧牲的血雨,是他們以必死之心救亡圖存,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3.與此相反,京師淪陷以后的江南各地,涌現(xiàn)出不少精忠報國、救亡圖存的志士仁人,其中首推抗清扶明到底、收復失地*彎的鄭成功。
4.無論是街頭詩,還是文藝氣息更為濃郁的“文人詩”,救亡圖存是不曾變更的主旋律。
5.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與自強求富的基本要求。
6.五四時期,進步青年擔當起了救亡圖存的重任.
7.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燃起了四萬萬同胞救亡圖存的斗志,民族興亡,死亦鬼雄。
8.有識之士莫不心焦如焚,極力探索救亡圖存的真正出路。
9.在近代中國,由于救亡圖存和人的精神進化的需要,陋俗文化發(fā)生了漸次演化,它集中反映在婚姻文化、家庭文化、婦女文化、性倫文化諸方面的嬗變上。
10.盧溝橋畔的勛章與雕塑,緬懷的是這場救亡圖存?zhèn)ゴ蠖窢幹袩o數的奉獻者、殉難者,記取的更是這一段“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歷史。
11.為了救亡圖存,中國的志士仁人蹈厲奮發(fā)、艱苦求索,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絕的嘗試和可歌可泣的斗爭。
12.吃牛派有美英的強硬后臺,把歪理說得頭頭是道,救亡圖存壓力下的中國維新一派鸚鵡學舌,也對自己吃豬肉的習慣加以鞭撻,對牛肉大吹法螺。
13.自1840年**戰(zhàn)爭以來,“救亡圖存”成為貫穿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一條主線,“振興中華”成為全體志士仁人發(fā)自心底的激壯吶喊和艱辛探索的時代主題。
14.早在30年代,一大批有識之士就以救亡圖存為己任,投身到社會變革的洪流之中。
※ "救亡圖存"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