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條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路,第四條是忍辱含垢以求三年之艾的路。
2.若謂處分盡善,竊意目前鹵莽,人人所知;若直指為迂狂,恐三年之艾,終身不得爾。
3.既然如此,當局想要振興經濟,若一味地以解決出口下滑做為首要目標,將陷入出口導向迷思,就如同以三年之艾治七年之病,政策效果將大打折扣。
4.艾是中國人最早認識的藥用植物之一,戰國時《孟子》一書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5.劉醫生說,艾灸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
6.這一習慣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相傳是為了驅瘟辟邪,如《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7.正如陳沖所言,七年之病,還需求三年之艾,何況,*彎的經濟體質,已是20多年下來所累積的結果!
8.胡適給這個時代開出的藥方,其實是一個態度——“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
※ "三年之艾"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