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生酷愛竹帛,武藝絕倫,有王佐之才,抱經綸之志。
2.他有王佐之才,但沒有英雄之志,先祖能做到的,他做不到。
3.歷史上李自成受牛金星的播弄,不計后果把忠心耿耿且有“王佐之才”。
4.元才雖然才智過人,但是他手頭只有三百親兵,又碰上了王佐之才荀文若,想要脫身簡直比登天還難。
5.當年我與他偶遇,就發(fā)現(xiàn)他不凡,于是贈他‘王佐之才’四字,加以勉勵。
6.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備之命窘,累及諸君。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
7.張良的話語里還是透露出一絲失望,畢竟他是一個王佐之才呀,而眼前的主子卻不愿稱王稱帝,多少會讓他有點心酸與失望的。
8.張禮的提議并沒有錯,可以說是中規(guī)中矩,可這也正說明了張禮是王佐之才,但是真正的王者是陳玉麟的原因。
※ "王佐之才"成語造句CNDU成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