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碌碌的成語故事
拼音bō bō lù lù
基本解釋奔走忙碌貌。
出處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指望一舉狀元及第,崢嶸發達。誰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
暫未找到成語波波碌碌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波波碌碌)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尺水十丈波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88回:“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一波萬波 | 宋·范成大《題請息齋》詩之八:“冷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 |
一波三折 | 《宣和書譜 太上內景神經》:“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茍。” |
一波才動萬波隨 |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東海逝波 |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縱有真心為國、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難鳴也。東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
東海鯨波 | 高珪《岳墳感賦》詩:“東海鯨波誰可靖,只今惜少岳家軍。” |
臨去秋波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 |
云譎波詭 | 漢 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
余子碌碌 | 《后漢書·猿文苑傳下·禰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 |
余波未平 | |
興波作浪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7回:“你是誰?在此興波作浪?” |
古井不波 | |
古井無波 | 唐·白居易《贈元稹》詩:“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
四海波靜 | |
宦海風波 | 宋·陸游《休日感化》:“宦海風波實飽經,入將人世寄郵亭。” |
尺水丈波 |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之一:“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尺波電謝 | 《文選·劉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青簡尚新,而宿草將列,泫然不知涕之無從也。雖隙駟不留,尺波電謝,而秋菊春蘭,英華靡絕。” |
山積波委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三卷:“后邀鉅貨于樓,山積波委,歲入萬計。” |
平地波瀾 | 唐·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
平地生波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回:“還不肯放松一步,必欲剪草除根,聽信那娼婦平地生波。” |
平地風波 | 唐 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
庸庸碌碌 |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鑒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別賢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
忙忙碌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且說賈珍那邊,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像。此時榮寧二府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
擁霧翻波 |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三折:“他若是早早投降,便罷,若還現形發惡,擁霧翻波,就承此計擒捉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