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木警枕的成語故事
拼音yuán mù jǐng zhěn
基本解釋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處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暫未找到成語圓木警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圓木警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絲不線,單木不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這福兒一絲不線,單木不林,也覺讀的慢懈?!?/td> |
一木破天 | |
一木難扶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巨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拷駧觳乜仗?,民日生怨,軍心俱離,總有良將?!?/td> |
一木難支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td> |
一枕南柯 |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夢到槐安國,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后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槐安國就是庭前槐樹下的蟻穴。 |
一枕槐安 | 元 范康《竹葉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兩下離愁?!?/td> |
一枕邯鄲 | 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 |
一枕黃梁 | 宋 李曾伯《送喬賓王》:“一枕黃梁,滿頭白發,屈指舊游能幾人。” |
一枕黃粱 | 唐·沉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旅店中晝寢入夢,歷盡富貴榮華,一覺醒來,主人黃粱尚未熟。 |
一草一木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td> |
下喬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td> |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td> |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td> |
不成方圓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td> |
與草木俱朽 |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并彰。” |
與草木俱灰 | 明·陳繼儒《晚香堂·附贊·有序》:“既為男子,忍與草木俱灰!” |
與草木俱腐 | 《新唐書·高儉竇威傳贊》:“古來賢豪,不遭興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可勝咤哉!” |
與草木同朽 | |
與草木同腐 | 宋·蘇軾《太息送秦少章》:“雖然,自今觀之,孔北海、盛孝章猶在世,而向之譏評者,與草木同腐久矣?!?/td> |
喬木世家 | 《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td> |
事寬則圓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聞達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難取他,只是攻擊得緊,他必死命相拒??磥泶耸?,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
事寬即圓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難回,所以躊躇延捱……事寬即圓,支得他去,再可商量?!?/td> |
事款則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事款則圓,你且住啼哭,休得叫罵。”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這可是急不來的事,事款則圓?!?/td> |
事緩則圓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td> |
亡猿災木 | 清·王闿運《<桂陽州志>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非敵非寇,自傾自覆。” |
亡猿禍木 |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td> |
人非土木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第十二出:“謝荷公公!張協人非土木,必有報謝之期?!?/td> |
人非木石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