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以償?shù)某烧Z故事
拼音rú yuàn yǐ cháng
基本解釋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愿望實現(xiàn)。
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6回:“在撫臺面前說了許多好話,后來也祥甫竟如愿以償,補授臨清州缺。”
暫未找到成語如愿以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如愿以償)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以柔克剛 | 三國 蜀 諸葛亮《將苑》:“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td> |
賓至如歸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td> |
虛位以待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寧可虛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濫位?!?/td> |
一貧如洗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
度日如歲 | 宋·周邦彥《霜葉飛》詞:“迢遞望極關(guān)山,波穿千里,度日如歲難到。” |
度己以繩 |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抴?!?/td>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td> |
歸心如箭 |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lǐng)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td>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蘇聯(lián)紀行日記 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jīng)讀得來倒背如流了?!?/td> |
以文亂法 | 《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
安適如常 | 葉圣陶《線下 孤獨》:“待交了春,天氣漸見和暖,就安適如常了。” |
疾如旋踵 | 唐·馮用之《機論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興一亡,疾如旋踵,為國家者可不務乎?” |
繩之以法 | 漢 馮衍《上疏自陳》:“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jīng)》:“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td>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td>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shù)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td> |
學以致用 | 李新《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結(jié)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學以致用,并且勤學苦學?!?/td> |
嚴陣以待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td> |
如履薄冰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以小見大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td>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td> |
如臂使指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
以權(quán)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jié)起來》:“有的黨政機關(guān)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jīng)費拿去做生意,以權(quán)謀私,化公為私?!?/td> |
曉以大義 | 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td>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td>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td>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td>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