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的成語故事
拼音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基本解釋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了右首房間。”
暫未找到成語跌跌撞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跌跌撞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這就去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什么不好的呢?” |
橫沖直撞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黑旋風李逵和鮑旭引著兩個牌手,在城里橫沖直撞,追殺南兵。”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 |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鐘,往后貞節輪不到你身上了。” |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6回:“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你那里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
跌宕風流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二》:“諸君子跌宕風流,自是佳話。” |
跌腳搥胸 | |
捶胸跌足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錯過了仙緣,悔之何及!’” |
跌腳槌胸 | 《水滸傳》第一○四回:“眾人跌腳槌胸,好似掀翻了雞窠,弄出許多慌來。” |
東碰西撞 | 巴金《火》:“劉波好像被困在一條死巷里,他東碰西撞都找不出一個出路。” |
跌打損傷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9回:“老夫于歧黃雖不深知,向來祖上傳有濟世良方,凡跌打損傷,立時起死回生。” |
東穿西撞 | 《隋唐演義》第二六回:“次日進城中訪察……亦不曉得那張善士住在何處,東穿西撞,但聞街談巷語,東一堆西一簇,說某家送了幾千兩,某家送了幾百兩。” |
跌磕蹭蹬 | |
跌蕩風流 | 清 余懷《板橋雜記 珠市名妓附見》:“白門娟娟靜美,跌蕩風流,能度曲,善畫蘭。” |
跌跌蹌蹌 | |
跌跌滾滾 | |
跌腳絆手 |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
撞府沖州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婆婆也,你豈不知羞!俺公公撞府沖州。” |
跌宕昭彰 | 南朝 梁 蕭統《序》:“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 |
撞頭搕腦 |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十九:“政如義理,只理會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卻不知前面撞頭搕腦。” |
撞頭磕腦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9卷:“政如義理。只理會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卻不知前面撞頭磕腦。” |
東奔西撞 | 明·高濂《玉簪記·依親》:“驟然起兵戈,擾攘。卷塵飛,東奔西撞,嬌兒拆散知何往?” |
東挨西撞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終日間靠著些東涂西沫,東挨西撞,也濟不得甚事。” |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 《晚清文學叢鈔·瞎編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撞著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拽拳丟跌 | 元·無名氏《打韓通》第二折:“俺是韓通的徒弟,今日拽拳丟跌已罷,師父吃酒去了,我兩個無甚事。” |
心頭鹿撞 | 《負曝閑談》第九回:“不要說是看見了和尚頭才擔心事,就是看見了天生的禿子,也覺得心頭小鹿撞個不住。” |
直撞橫沖 | 《英烈傳》第二十八回:“這些隨來的精勇,個個持死殺來,真個是摧枯拉朽,直撞橫沖,殺得友諒遠走二十里之地。” |
直沖橫撞 | 明·李贄《續焚書·與友人論文》:“凡作文皆從外面攻進里去,我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來,直沖橫撞,就他城池,食他糧草,攪得他粉碎,故不費一毫氣力而自然有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