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劉郎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基本解釋度:次,回。上次去過的劉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來的人。
出處唐 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種桃道士今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暫未找到成語前度劉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前度劉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年一度 | 宋·王安石《送吳顯道》詩之五:“惟有春風應最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一往無前 | 明 孫傳庭《官兵苦戰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指畫,與北兵轉戰沖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 |
一往直前 | 陶成章《浙案紀略》第四章第二節:“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氣,而不慮其他。” |
不可揆度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
不記前仇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今不記前仇,不避禍患,又來苦口相勸。” |
不郎不秀 | 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 沈萬三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不顧前后 | 《紅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丑話說在前頭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3章:“丑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誰的嘴里缺把門的,說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負。” |
專美于前 | 宋·陳亮《復杜伯高》:“左右筆力如川之方至,無使楚漢專美于前,乃副下交之望。” |
中郎有女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天津呂某,婦某氏……相夫子,事事盡禮。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
豐度翩翩 | 清 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回:“旁觀的人,見十余部馬車絡繹而來,末后一部車上坐著秋谷,精神軒翥,豐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靈和疏柳,張緒當年。” |
爭前恐后 |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五十五回:“歡乃麾兵直進,大眾爭前恐后,一涌而上,無復行列。” |
二八女郎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 |
人前背后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4卷:“君子周而不比,周是遍,人前背后都如此。” |
付之度外 |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
付諸度外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諸度外,毀譽更不計及也。”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中庸》“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嘗不同,則道之不遠于人者可見。故己之所不欲,則勿以施至于人。”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藝林學山八》:“楊(楊慎)以朱(朱熹)忌而毀之,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
以己度人 | 漢 韓嬰《韓詩外傳》:“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類度類,古今一也。” |
何郎傅粉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
停滯不前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 |
傅粉何郎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
光前啟后 | 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 |
光前絕后 | 宋 樓鑰《跋劉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獨謂杼山先生之書光前絕后,尤秘寶之。”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大丈夫崢嶸恁時候,扶湯佐周,光前耀后,直教萬古清名長不朽。”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