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詐搗虛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 zhà dǎo xū
基本解釋指說謊騙人。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暫未找到成語撒詐搗虛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撒詐搗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虛位以待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寧可虛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濫位。” |
敲詐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作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爾虞我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虛文浮禮 | |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時我還缺乏理解,但是也曉得大部分同志習慣于‘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
虛左以待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
虛文縟禮 |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蓋英倫爾時,虛偽滿于社會,以虛文縟禮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輒謂之惡人。” |
乘虛而入 | 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
三盈三虛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 |
話不虛傳 |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二折:“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話不虛傳。” |
虛與委蛇 | 先秦 莊周《莊子 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
兵以詐立 | 春秋·齊·孫武《孫子·軍爭》:“兵以詐立,以利功,以分合為變者也。” |
賊人膽虛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這本是鴛鴦戲語,叫他出來,誰知他賊人膽虛,只當鴛鴦已看見他的首尾了。” |
弄虛作假 | 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 |
光陰虛過 | 宋·柳永《定風波》:“免使少年,光陰虛過。” |
虛詞詭說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雖多虛詞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
謙虛謹慎 |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吃喝拉撒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六回:“我看著王爺三天吃喝拉撒睡,可有取貴之處。” |
虛度年華 | 《憶鄧拓 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
軍不厭詐 | 春秋·楚·孫武《孫子兵法·計篇》:“兵者,詐道也。”李筌注:“軍不厭詐。” |
做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子虛烏有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撒手锏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100回:“眾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說:‘倒有一宗撒手锏,沒聽見說會有撒手棍。’” |
虛無飄渺 | |
詞鈍意虛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林之孝家的聽他詞鈍意虛,又因近日玉釧兒說那邊正房內失落了東西,幾個丫頭對賴,沒主兒,心下便起了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