殫謀戮力的成語故事
拼音dān móu lù lì
基本解釋竭盡智謀和精力。
出處《誠意伯文集·贈謚太師文成誥》附《禮部會議》:“誠意伯劉基……同徐達、湯和輩殫謀戮力,奉翊我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內,奄有中原。”
暫未找到成語殫謀戮力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殫謀戮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用智鋪謀 |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用智鋪謀。”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傳奇 韋自東》:“殿于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筋疲力竭 |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以權謀私 | 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以權謀私,化公為私。”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力屈道窮 | 《周書·王思政傳》:“今力屈道窮,計無所出,唯當效死,以謝朝恩。” |
善自為謀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為謀。’” |
力不能支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也。” |
開足馬力 | |
用計鋪謀 | 明·黃元吉《流星馬》第二折:“俺行兵處盡按管樂用計鋪謀,相持時盡按孫吳安營下寨。” |
謀臣猛將 | 《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 |
量力而行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
計功謀利 | 明·鐘士懋《送鄭先生之昌國訓導序》:“以其計功謀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誼明道之責,譬猶建樛屈之木,而為測景之表。” |
身體力行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
竭盡全力 |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
老謀深算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謀深算,革命軍之革命家。” |
筋疲力盡 |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