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盈虛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o xī yíng xū
基本解釋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出處《易 剝》:“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暫未找到成語消息盈虛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消息盈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虛位以待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寧可虛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濫位?!?/td> |
盈科后進 |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td> |
偃旗息鼓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
作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
無聲無息 |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里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
息息相關 | 清 嚴復《救亡決論》:“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相關者也?!?/td> |
煙消云散 | 元 張養浩《天凈沙》曲:“煙消云散,一杯誰共歌歡?!?/td> |
息兵罷戰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只為宋朝南渡以后,紹興、淳熙年間,息兵罷戰,君相自謂太平,縱情逸樂?!?/td> |
息跡靜處 | 《莊子 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
自負盈虧 | |
虛文浮禮 | |
熱淚盈眶 | 姚雪垠《李自成》:“崇禎繼續向祖宗禱告,滿懷凄愴,熱淚盈眶,幾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場。” |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時我還缺乏理解,但是也曉得大部分同志習慣于‘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td> |
一息萬變 | 宋·胡宏《題上封寺》:“風云萬變一瞬息,紅塵奔走真徒勞。” |
奄奄一息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td> |
虛左以待 |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td> |
月盈則食 | 《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
虛文縟禮 |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蓋英倫爾時,虛偽滿于社會,以虛文縟禮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輒謂之惡人?!?/td> |
器小易盈 | 三國 魏 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小器易盈,先取沉頓?!?/td> |
扼腕嘆息 | 晉 王隱《晉書 劉錕傳》:“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長嘆者也?!?/td> |
香消玉殞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
乘虛而入 | 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td> |
三盈三虛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td> |
話不虛傳 |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二折:“人說此人矜驕傲慢,果然話不虛傳。” |
小道消息 | 巴金《探索集·小騙子》:“不用說,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td> |
間不容息 | 《文子·道原》:“時之變則間不容息,先之則太過,后之則不及?!?/td> |
魄散魂消 | 元·張鳴善《普天樂·贈妓》:“口兒甜,龐兒俏……引的人魄散魂消?!?/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