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官酷吏的成語故事
拼音làn guān kù lì
基本解釋濫:貪得。貪污腐化和殘酷統(tǒng)治的官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6回:“俺哥哥以忠義為主,誓不擾害忠良,單殺濫官酷吏,倚強凌弱之人。”
暫未找到成語濫官酷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濫官酷吏)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加官進(jìn)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jìn)京,加官進(jìn)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jīng)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yīng)該是官僚主義的。”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xué)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 |
量能授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升官發(fā)財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6回:“總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兒子升官發(fā)財,是我的錯處。” |
濫用職權(quán) | |
官偪民反 | |
清官能斷家務(wù)事 | |
野史稗官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千秋莫道無金鑒,野史稗官話正長。” |
只準(zhǔn)州官放火,不準(zhǔn)百姓點燈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準(zhǔn)州官放火,不準(zhǔn)百姓點燈,卻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通病。”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官高爵顯 | 秦腔《游龜山》第五場:“官拜湖廣總督,真乃官高爵顯,富貴榮華。” |
官逼民反 | 清 魏源《圣武記》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為詞。” |
寧缺毋濫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回:“即令寧缺勿濫,這開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開封首縣,卻是斷缺不得的。” |
刻木為吏 |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zhèn)鳌罚骸爱嫷貫楠z,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
加官進(jìn)祿 | 《金史 后妃傳下 章宗元妃李氏》:“向外飛則四國來朝,向里飛則加官進(jìn)祿。” |
官運亨通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3回:“正碰著官運亨通,那年修理提工案內(nèi),得了個異常勞績,保舉免補本班,以府經(jīng)補用。” |
泛濫成災(zāi)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 |
只準(zhǔn)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15回:“不料我們大老爺先護(hù)在里頭,連問也不叫我問一聲兒,可見他們官官相護(hù),這才是‘只準(zhǔn)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古人說的話是再不得錯的。” |
清官難斷家務(wù)事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高官極品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雖高官極品,不能一日養(yǎng)親,亦有何味!” |
以人擇官 |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任蘇杜鄭倉傳》:“以此推之,知國家以人擇官,不為官擇人也。” |
貪官污吏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四折:“一應(yīng)貪官污吏,準(zhǔn)許先斬后聞。” |
達(dá)官要人 | 宋·惠洪《冷齋夜話·課術(shù)有驗無驗》:“有日者能課,使之課莫不大奇中……凡為達(dá)官要人言皆無驗;至為市進(jìn)凡庸山林之士課,則如目見而言。” |
官官相衛(wèi) |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七:“老秦覺著這一下不只惹了禍,又連累了鄰居。他以為自古‘官官相衛(wèi)’,老楊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說,馬上就不得了。” |
高官顯爵 | 明·徐元《八義記·猜忌趙宣》:“順我者高官顯爵,逆我者滅族亡身,正是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