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嬌滴滴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āo jiāo dī dī
基本解釋嬌嬌:嫵媚可愛;滴滴:充沛欲滴。形容嬌媚可愛的樣子。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
暫未找到成語嬌嬌滴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嬌嬌滴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阿嬌金屋 | 語出舊題漢 班固《漢武故事》:漢武帝幼時曾對姑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姑母之女)作婦,當以金屋貯之。” |
嘔心滴血 | 清·秋瑾《精衛石·序》:“余愿嘔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萬萬女同胞無負此國民責任也。” |
水滴石穿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嬌生慣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似這幾日,我看菩薩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見識,誰想嬌生慣養了,你通常不像樣了。” |
涓滴歸公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 |
一點一滴 |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清貧》:“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 |
點點滴滴 | 宋·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垂涎欲滴 | 唐 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
嬌嬌癡癡 | |
銅壺滴漏 | 唐 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
滴里嘟嚕 | |
涓滴成河 |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無。” |
淚如泉滴 | 唐 劉損《憤惋詩》之三“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 |
左家嬌女 | 晉·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唐·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詩:“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女豈能忘。” |
寵柳嬌花 | 宋李清照《念奴嬌》詞:“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
滴水穿石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千嬌百媚 | 唐 張鷟《游仙窟》:“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
柳亸花嬌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負笈》:“身本是,柳亸花嬌一女娃;身本是,翠繞珠圍一宦家。” |
嬌小玲瓏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頭倚繡枕,身裹錦衾,衾里面,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瓏的妙人兒。” |
柳嬌花媚 | 《隋唐演義》第二七回:“[煬帝]又選三百二十名風流瀟灑、柳嬌花媚的,充作美人。” |
蒼翠欲滴 | 宋 郭熙《山川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饞涎欲滴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弄堂生意古今談》:“初到上海的鄉下人,一聽到(叫賣零食的聲音)就有饞涎欲滴之概。” |
涓滴不遺 |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
嬌嬌媚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0回:“眾殿腳女都是演習就的,打扮得嬌嬌媚媚,上了岸,各照派定前后次第而立。” |
滴水不漏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公孫官率領軍士,拘獲車仗人等,真個是滴水不漏。” |
點滴歸公 |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數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卻是點滴歸公。” |
百媚千嬌 | 南朝 陳 徐陵《雜曲》詩:“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唐 張文成《游仙窟》:“千嬌百媚,造次無可比方;弱體輕身,談之不能備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