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約晉盟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n yuē jìn méng
基本解釋盟:盟誓。春秋時期秦晉兩國君主世代聯(lián)姻。指婚約。
出處《剪燈余話·鳳尾草記》:“兼之秦約晉盟,遽然斷絕。”
暫未找到成語秦約晉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秦約晉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勤儉節(jié)約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jié)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衣裳盟會 | 南朝·梁·江淹《蕭讓太傅相國齊公十郡九錫表》:“若乃衣裳盟會,九合一匡,猶慚德斯禮也。” |
詞約指明 | 漢·桓寬《鹽鐵論·水旱》:“議者貴其辭約而指明。” |
約定俗成 | 先秦 荀況《荀子 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 |
隱隱約約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只見山坡旁隱隱約約,倒象攛出一箭,直向大蟲面上射去。” |
朝秦暮楚 |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不約而同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
人約黃昏 | 宋·歐陽修《生查子》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在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二折:“散了客賓,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則怕辜負了人約黃昏。” |
幽期密約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焚名香暗中禱告:只愿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羅,早成就了幽期密約。” |
謝館秦樓 | 元·關漢卿《斗鵪鶉·女校尉》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
晉用楚材 | 清 嚴復《<原富>按語》:“國之官事,晉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聞監(jiān)榷之政付之他國之吏者也。” |
隱約其詞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1回:“刁邁彭隱約其詞,似乎嫌張?zhí)粋€錢不肯放松,這事總不會了。” |
攻守同盟 | 清 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日本既與英結英日同盟,及日俄戰(zhàn)役方酣,又與韓結日韓攻守同盟。” |
桑中之約 | 《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
秦歡晉愛 | 元·向賁《醉花陰》:“秦歡晉愛成吳越,料今生緣分拙。” |
割臂之盟 |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肝膽秦越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26節(jié):“我數百年來蕩析離居、肝膽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議士之名譽,集茲一堂。” |
楚才晉用 | 鄒韜奮《不能兩全》引吳曉晨信:“既是天賦他聰敏的資質,要削足就履般來受這特殊環(huán)境的支配,楚才晉用,那是不可能的。” |
割臂盟公 |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暗約偷期 | 元 無名氏《符金錠》第一折:“又不是月下星前,暗約偷期。” |
豐神綽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那回觀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內中有兩個女子,雙鬟高髻,并肩而立。豐神綽約,宛然若并蒂芙蓉。” |
海誓山盟 | 宋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
越瘦秦肥 | 唐 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秦越肥瘠 | 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分花約柳 | |
嚙血為盟 | 揆鄭《哀政聞社員》:“楊度初時,倡言排滿,與黃興、劉揆一嚙血為盟,圖為刺客,將赫然革命之健者。” |
大信不約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大道你器,大信不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