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銳披堅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í ruì pī jiān
基本解釋執:拿著;銳:銳利,鋒利,指兵器;堅:指鎧甲,古代軍人護身的戰衣。身穿鎧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出處明 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百城。”
暫未找到成語執銳披堅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執銳披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為之執鞭 |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
乘堅策肥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
乘堅驅良 | 《后漢書·和熹鄧皇后紀》:“今末世貴戚食祿之家,溫衣美飯,乘堅驅良。” |
五月披裘 | 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金者哉?” |
仗義執言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
侍執巾櫛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 |
侍執巾節 | |
倒執手版 | 《晉書 謝安傳》:“[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溫,坦之汗流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 |
允執其中 |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
允執厥中 | 《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
黨堅勢盛 | |
養威蓄銳 | 唐·于公異《李晟收復西京露布》:“養威蓄銳,真殄元兇。” |
養精畜銳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養精畜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 |
養精蓄銳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 |
養銳蓄威 | 《清史稿·洪承疇傳》:“我軍亦得養銳蓄威,居中制外。” |
沖堅毀銳 | 《孫臏兵法 威王問》:“錐行者,所以沖堅毀銳也。 |
沖堅陷陣 |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為偏將,每沖堅陷陣,輒有所獲,以勛除游擊將軍。” |
沖鋒陷堅 | 清·王韜《甕牖馀談·賊中悍酋記》:“所部多收錄亡命,藉為沖鋒陷堅。” |
沖鋒陷銳 | 清·王韜《甕牖馀談·張秉中事》:“前隊二千人皆用洋槍,沖鋒陷銳,發無不中,號之曰:‘此張家背嵬軍也。’” |
削發披緇 | 明·周楫《西湖二集·黨阇黎一念錯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發披緇,便是釋牟尼佛。” |
剪發披緇 | 唐·蔣防《霍小玉傳》:“妾便舍棄人事,剪發披緇,夙昔之愿。” |
剪發披褐 |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里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發被褐,訪道于牛頭山。” |
歷久彌堅 | |
各執一詞 |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一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 |
各執己見 | 《人民文學》1976年第3期:“兩人爭辯到這兒,就有點各執己見,擱不下來。” |
各執所見 | 宋·錢易《南部新書》:“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 |
固執不通 | 李脃人《暴風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個固執不通的吳翹胡子。” |
固執己見 | 《宋史 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