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礲砥礪的成語故事
拼音mó lóng dǐ lì
基本解釋見“磨礱砥礪”。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磨礲砥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磨礲砥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萬古不磨 | 魯迅《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便是文章,也未必獨有萬古不磨的典則。” |
不可磨滅 |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下》:“彼自有不可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
中流砥柱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
臨陣磨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臨陣磨槍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再接再礪 | 唐 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切瑳琢磨 | 宋·王安石《與孫莘老書》:“今世人相識,未見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蓋能受善言者少。” |
切磋琢磨 | 漢 王充《論衡 量知篇》:“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
切磨箴規 |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
刮垢磨光 | 唐 韓愈《勸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
刮垢磨痕 | 唐·孫樵《與高錫望書》:“貴文則喪質,近質則太禿,刮垢磨痕,卒不能到史。” |
十年磨劍 | 唐 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誰為不平事?” |
十磨九難 | |
千古不磨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結構第一》:“《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 |
千磨百折 | 清·曾國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人懷忠憤,如報私仇,千磨百折,有進無休。” |
卸磨殺驢 | 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以后,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
歷世磨鈍 |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 |
坦蕩如砥 | 茅盾《白楊禮贊》:“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
好事多磨 | 宋 晁端禮《安公子》:“是即是,從來好事多磨難。”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帶礪山河 |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
帶礪河山 | 元·劉致《水仙操·為平章南谷公壽福樓賦》:“朱簾畫棟倚穹蒼,帶礪河山接四王。” |
惡人自有惡人磨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還遇好人救,惡人自有惡人磨。” |
打旋磨兒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雪娥恐怕西門來家,拔樹尋根,歸罪于己,在上房打旋磨兒。” |
打旋磨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兒,給我們璉二奶奶跑著借當頭。” |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