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岳盟河的成語故事
拼音lì yuè méng hé
基本解釋同“礪帶河山”。
出處宋·王禹偁《右衛(wèi)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兇勘難,爾既立于殊庸;礪岳盟河,予豈忘于豐報。”
暫未找到成語礪岳盟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礪岳盟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死,還說什么親戚!” |
信口開河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知。”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 |
間不容礪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
衣裳盟會 | 南朝·梁·江淹《蕭讓太傅相國齊公十郡九錫表》:“若乃衣裳盟會,九合一匡,猶慚德斯禮也。” |
井水不犯河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沖了他?” |
山河表里 | 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 |
談若懸河 | 《司勘集》:“加以談若懸河,識同藻鑒,車騎填門,履綦沓座,狎梵侶以玄深,結勝流而觴詠。” |
笑比河清 | 《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
河傾月落 | 元·陳樵《月放過賦》:“河傾月落,馀歡未歇。” |
口若懸河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
氣吞山河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
河伯為患 | |
血流成河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
黃河水清 |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 |
后海先河 | 語出《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
氣壯河山 | 唐·張說《<洛州張司馬集>序》:“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
恒河沙數(shù) | 《金剛經(jīng) 無為福勝分》:“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
偃鼠飲河 | 《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
礪山帶河 |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
過河拆橋 | 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
百二關河 | 金 元好問《岐陽》詩之二:“百二關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 |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
恒河一沙 | 清·各邦額《夜譚隨錄·宋秀才》:“宋陰念一身蜩寄世間,真如恒河一沙,滄海一粟。” |
川渟岳峙 | 《晉書·隱逸傳序》:“玉輝冰潔,川渟岳峙,修至樂之道,固無疆之休。” |
馮河暴虎 |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暇,馮河暴虎者虛驕而無實。” |
香象渡河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李杜數(shù)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