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殘羹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èng cài cán gēng
基本解釋吃剩的食物。比喻棄余無用之物。
出處聞一多《死水》:“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diǎn)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暫未找到成語剩菜殘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剩菜殘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zhǎng)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風(fēng)卷殘?jiān)?/a> | 唐 戎昱《霽雪》:“風(fēng)卷殘?jiān)颇貉┣纾瓱熛幢M柳條輕。” |
面有菜色 | 《禮記 王制》:“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荀子 富國(guó)》:“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 |
抱殘守缺 | 東漢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
殘兵敗將 | 明 無名氏《伐晉興齊》第四折:“如今追擊殘兵敗將,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風(fēng)燭殘年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fēng)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
勝殘去殺 | 《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漢書·李廣傳》:“夫報(bào)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 |
塵羹涂飯 | 清·錢謙益《答唐訓(xùn)導(dǎo)論文書》:“南宋以后之俗學(xué),如塵羹涂飯,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棄之。” |
自相殘殺 |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
茍延殘喘 | 宋 陳亮《與范東叔龍圖》:“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茍存延喘,百念皆已灰滅。” |
殘缺不全 | 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十二:“這些特點(diǎn)是事實(shí)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zhàn)爭(zhēng)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 |
指雁為羹 | 元 宋方壺《醉花陰 趕蘇卿》:“當(dāng)初指雁為羹,似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
除殘去穢 | 《后漢書·梁統(tǒng)傳》:“仁者愛人,義者政理,愛人以除殘為務(wù),政理以去亂為心。”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濟(jì)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諸常待。” |
余錢剩米 | 毛澤東《中國(guó)社會(huì)各階級(jí)的分析》:“第一部分是有余錢剩米的,即用其體力或腦力勞動(dòng)所得,除自給外,每年有余剩。” |
老弱殘兵 | 明 羅貫中《三國(guó)演義》第32回:“城中無糧,可發(fā)老弱殘兵并婦人出降,彼必不為備,我即以兵繼百姓之后出攻之。” |
斷墨殘楮 | 明 王世貞《俞紫芝<急就章>》:“子中獨(dú)能尋考遺則于斷墨殘楮,遂與仲溫并驅(qū)。” |
殘民以逞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詩(shī)》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
殘年余力 |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
簞食豆羹 | 戰(zhàn)國(guó)·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
斷編殘簡(jiǎn) | 宋·黃庭堅(jiān)《讀書呈幾復(fù)》:“身入群經(jīng)作蠹魚,斷編殘簡(jiǎn)伴閑居。” |
懲羹吹齏 | 戰(zhàn)國(guó) 楚 屈原《九章 惜誦》:“懲于羹者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
砍瓜切菜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石秀從樓上跳將下來,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dāng)?shù)個(gè)。” |
看人下菜碟兒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六十回:“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的,你都會(huì)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gè)哄他,你只當(dāng)他不認(rèn)得呢!” |
敗柳殘花 | 元 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gè)女孩兒家,你索將性兒溫存……休猜做敗柳殘花。” |
老弱病殘 | 鄧小平《尊重知識(shí),尊重人才》:“科研人員美國(guó)有一百二十萬,蘇聯(lián)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 |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 毛澤東《反對(duì)黨八股》:“‘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事。” |
去殺勝殘 | 《梁書·武帝紀(jì)》:“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殺勝殘,解網(wǎng)更張,置之仁壽。” |
吃閉門羹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11章:“哈哈,學(xué)生還愁著吃閉門羹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