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閣登壇的成語故事
拼音rù gé dēng tán
基本解釋猶命相拜將。謂榮任高官顯爵。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這點遭際,我覺得比入閣登壇金閨紫誥還勝幾分。”
暫未找到成語入閣登壇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入閣登壇)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擁而入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五:“眾人一擁而入,迎頭就把了緣拿住,押進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個。” |
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一步登天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一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 |
一登龍門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膺傳》:“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
一谷不登 |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
三過家門而不入 |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
上天入地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入地,乘云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下喬入幽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
下喬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者,未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 |
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 《北史·韋佑傳》:“古人稱不入獸穴,不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 《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
不入時宜 | 宋 費袞《梁溪漫志 侍兒對東坡語》:“朝云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不堪入目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酒保陪笑道:‘此數肴也,以先生視之,固不堪入目矣。’” |
不堪入耳 | 明 李開先《市井艷詞序》:“嘩于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
不登大雅 | 見“不登大雅之堂”。 |
不登大雅之堂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
東閣待賢 |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弘傳》:“于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 |
東風入律 | |
絲絲入扣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為絲絲入扣:‘暗中拋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輒被風引回也。’” |
臨水登山 | 唐·楊炯《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岳鎮東驅,良時美景,始云蒸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 |
乍入蘆圩,不知深淺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2回:“假若不與他實說,蒙著頭,帶著他走,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淺。’” |
乘虛以入 | 明·劉基《春秋明經》:“宋衛間鄭師之在外而乘虛以入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