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絆絆的成語故事
拼音kē kē bàn bàn
基本解釋跌跌撞撞,指不太順利。
出處清·無名氏《劉公案》第63回:“不多一時,來到跟前,把那個老者嚇得磕磕絆絆地跑了個無蹤無影?!?/p>
暫未找到成語磕磕絆絆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磕磕絆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絆腳石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 |
磕牙料嘴 | 元 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咱與你甚班輩,自來不相會,走將來嗑牙料嘴?!?/td> |
磕頭如搗蒜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吳典恩慌的磕頭如搗蒜。” |
楞頭磕腦 |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頭的是小劉,楞頭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頭磕腦的。” |
跌磕蹭蹬 | |
磕頭燒香 | |
使絆子 | 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幾個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劍,臉上一盆火,腳下使絆子?” |
跌腳絆手 | 《孽?;ā返诙嘶兀骸白詮牡谝徊教ど狭松鐣膽鹁€,只覺得面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td> |
撞頭磕腦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9卷:“政如義理。只理會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卻不知前面撞頭磕腦?!?/td> |
磕頭碰腦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3回:“這有何難?放著相大爺一個名進士,磕頭碰腦,滿路都是同年,這有甚么難處!” |
東磕西撞 | 《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你道這幾件事豈是容易做的?這都是要腳奔波,足不沾地的勾當,豈是教書人所為?[汪為露]失了魂的一般東磕西撞?!?/td> |
磕頭如搗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頭如搗蒜的說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絆手絆腳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他認為田地是樣‘絆手絆腳的東西’,不知道多少人安土重遷?!?/td> |
絆絆磕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雙,在爛席片炕上絆絆磕磕跑著,高興得嗚嗚直喊叫?!?/td> |
磕頭禮拜 | 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折:“你只望著大安州磕頭禮拜?!?/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