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意逢迎的成語故事
拼音qū yì féng yíng
基本解釋違背自己心意討好別人。
出處宋 葉紹翁《四朝見聞錄》:“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從而附合,曲意逢迎,貽害生民,恬不知恤。”
暫未找到成語曲意逢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曲意逢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得意洋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
麻痹大意 | 巴金《堅強戰士》:“我要當心,不能麻痹大意,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 |
閎意妙指 | 清·龔自珍《六經正名》:“《孝經》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書,平易泛濫,無大疵,無閎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錄中,與《坊記》、《緇衣》、《孔子閑居》、《曾子天圓》比,非《中庸》、《祭義》、《禮運》之倫也。” |
心灰意懶 |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
回心轉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意時節,且更耐看如何?” |
陌路相逢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難言;欲言情,又無情可言。”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狹路相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如做個計較,放了他回去,狹路相逢,安知沒有報恩之處?”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三十余合。”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吳強《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 |
令人滿意 | 鄧小平《太行區的經濟建設》:“合作運動也還不能令人滿意。” |
心煩意亂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
扭直作曲 | |
意興索然 |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興索然。左右問曰:‘將回宮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仙人島》:“綠云顧父曰:“圣人無字門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聞之,意興索然。” |
風情月意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
二三其意 | 《三國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是時外為御難,內實乞罪,既不見赦,而屠各二三其心,臨陣叛戾。” |
意料之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動干戈,用兵征剿。” |
逢人說項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是非曲直 | 漢 王充《論衡 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意惹情牽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 |
絕路逢生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吉人天相,絕處逢生。’” |
來情去意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8回:“當下戴院長與宋公明說罷了來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
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