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刀傷錦的成語故事
拼音cāo dāo shāng jǐn
基本解釋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
暫未找到成語操刀傷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操刀傷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穩操勝算 |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
衣錦褧衣 | 《詩 衛風 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又《詩 鄭風 豐》:“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穩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
衣錦還鄉 |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
敗俗傷風 | 參見“敗俗傷化”。 |
刀耕火種 | 宋 陸游《雍熙請機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種,以今別是生涯地。” |
牛刀小試 | 宋 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
舞刀躍馬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三卷:“岳勝怒曰:‘好賊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躍馬,直取天佑。” |
單刀直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黯然神傷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女更黯然神傷,泫然流涕。” |
一刀切 | 劉心武《鐘鼓樓》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沒有一刀切的時候,沒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滿的時候。” |
花團錦簇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94回:“真是個花團錦簇!那一片富麗妖嬈,真勝似天堂月殿,不亞于仙府瑤宮。” |
笑里藏刀 |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
借刀殺人 | 明 汪廷訥《三祝記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為環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元昊,這所謂借刀殺人。” |
單刀赴會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吾來日駕小舟,只用親隨十余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 |
傷風敗俗 | 《魏書 游明根傳附肇》:“肇,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 |
笑處藏刀 | 清·李漁《蜃中樓·點差》:“威權震主,勢焰薰人,笑處藏刀,毒性有如蜂蠆。” |
敗俗傷化 | 《漢書 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
路見不平,拔刀相救 |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導幻影以生之。” |
寶刀不老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0回:“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錦上添花 | 宋 黃庭堅《了了庵頌》:“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 |
大刀闊斧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