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文能武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àn wén néng wǔ
基本解釋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出處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暫未找到成語善文能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善文能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
一介之善 | 《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藝,居接士之館。” |
一代文宗 | 明·郭勛《英烈傳》第19回:“他兩人真是一代文宗。” |
一元大武 |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
一十八般武藝 | 元 白樸《梧桐雨》楔子:“臣左右開弓,一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會。” |
一口不能著兩匙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口不兩匙休足榖,身能幾屐莫言錢。”自注:吳諺云:“一口不能著兩匙。” |
一技之善 | 清·朱彝尊《贈筆公錢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沒焉者已。” |
一文不值 | 明 畢魏《三報恩 罵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一文如命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個毛病,嗇細非常,一文如命。” |
一文莫名 | 巴金《談<憩園>》:“不過我雖然一文莫名靠稿費生活,卻不能不說自己不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所以我會由五叔的死想出了一個楊老三的故事。” |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3回:“相公年幼,休要妄費了。有時,看這東西不難;沒有時,便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便是俗語說得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一無所能 | 清 錢泳《履園叢話》:“又蘇州葉某者,性迂拙,一無所能,其父死,既無產業,且有逋負。” |
一紙空文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有了什么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本省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
萬能鑰匙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解決問題必須找到一把萬能鑰匙:斗。”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
下筆成文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詩才高美,且無書不讀,下筆成文,千言立就。” |
不亦善夫 |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 清·張岱《周宛委墓志銘》:“如此異才,求之天下,真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也。” |
不名一文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書劍飄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
不得善終 | 《新編五代史平話 梁史 上卷》:“汝家雖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終!” |
不文不武 | 唐 韓愈《瀧吏》詩:“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不文亦不武。” |
不直一文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
不立文字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
不能自已 | 唐 盧照鄰《寄裴舍人書》:“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