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華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yīng jǔ huá
基本解釋英、華:花;這里指精華;咀:細嚼;引申為體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細細地琢磨。欣賞和領會詩文的精華;也比喻詩文字畫等富有精華。
出處唐 韓愈《進學解》:“沈浸醲郁,含英咀華。”
暫未找到成語含英咀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含英咀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華不再揚 | 晉·陸機《短歌行》:“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
寒木春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 |
英雄所見略同 |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
踵事增華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群英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
才華超眾 |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于是堯妻之二女。” |
及笄年華 |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笄。” |
華封三祝 | 《莊子外篇·天地篇》:“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壽…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
耐人咀嚼 | 清 趙翼《甌北詩話 白香山詩一》:“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亂世英雄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嚼鐵咀金 |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虛度年華 | 《憶鄧拓 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
直撲無華 | 羅惇曧《文學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詞尚整飾,《書》垂《典》《誥》,尤多葉韻,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撲無華,遂稱復古也。” |
鶴唳華亭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
含沙射影 | 晉 干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
才華蓋世 |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時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個才華蓋世的名王。” |
榮華富貴 | 宋 沈作喆《寓簡》:“一涉世俗,雖榮華富貴中,無一切如意事。” |
華發蒼顏 | 宋·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
風木含悲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
風華正茂 |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鼓腹含和 | 嚴復《主客平議》:“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之通患。” |
水木清華 | 晉 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