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奸賣俏的成語故事
拼音xíng jiān mài qiào
基本解釋謂恣淫行邪,弄姿作態(tài)。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張藎及風流子弟,只曉得三瓦兩舍,行奸賣俏,是他的本等。”
暫未找到成語行奸賣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行奸賣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倚老賣老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里倚老賣老,口里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 |
經明行修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戰(zhàn)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
隨行就市 |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老奸巨猾 |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td>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fā)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行不顧言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穢德垢行 | 宋 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行,以避此名。” |
各行各業(yè) | 鄧小平《辦好學校,培養(yǎng)干部》:“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yè)開個名單,提高一些人的工資,說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現(xiàn)。” |
打情賣笑 |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著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
各行其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
生知安行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敗德辱行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勢在必行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0回:“又知此事勢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訪友去了。” |
一目十行 | 宋 劉克莊《雜記六言詩》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
奸夫淫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 |
行不副言 |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隨聽而遽信之,所失者豈特宰予邪!” |
逆水行舟 | 魯迅《且介亭雜文 門外文談》:“即使目下還有點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纖。” |
量力而行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
賣劍買牛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 龔遂》:“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櫝。” |
天馬行空 | 明 劉子鐘《<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
字里行間 | 南朝 梁 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
行不貳過 | 語出《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
掛羊頭賣狗肉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j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