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兔忘蹄的成語故事
拼音dé tù wàng tí
基本解釋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p>
出處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暫未找到成語得兔忘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得兔忘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得意洋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
難得糊涂 | 林語堂《中國人之聰明》:“鄭板橋曰:‘難得糊涂’?!?/td> |
反手可得 | 《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td> |
不可多得 | 東漢 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td> |
小人得志 | 南朝·宋·何承天《為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td>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td>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別之也?!?/td> |
安閑自得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 |
迫不得已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將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后受詔?!?/td> |
樂以忘憂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
忘乎所以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夫人傾身陪奉,忘其所以?!?/td>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td> |
背義忘恩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義忘恩,更待干罷。” |
適得其反 |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御諸內河不若御諸???,御諸??诓蝗粲T外洋?!恢诉m得其反也?!?/td> |
得天獨厚 | 明 張居正《答宗伯董潯陽》:“精神步履新銳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旗開得勝 | 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td> |
傲睨得志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td> |
得過且過 |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
患得患失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神領意得 | 《高坐別傳》:“性高簡,不學晉語,諸公與之言,皆因傳譯。然神領意得,頓在言前?!?/td> |
有錢使得鬼推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錢使得鬼推磨?!覀儾簧俚氖倾y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 |
不得已而為之 | 宋·辛棄疾《九議》:“歲幣郊祀之費,是不得已而為之者?!?/td> |
數典忘祖 | 《左傳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后乎!數典而忘其祖?!?/td> |
得意忘形 |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td>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