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窗計的成語故事
拼音dōng chuāng jì
基本解釋指謀害忠良的陰謀詭計。
出處《剪燈新話 天臺訪隱錄》:“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馬逃來御黃屋……東窗計就通和好,鄂王賜死蘄王老。”
暫未找到成語東窗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東窗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家一計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著一家一計,誰著你收拾下兩婦三妻。” |
一家之計 | |
一年之計在于春 | 南朝梁 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
一心一計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計?想必你叫他話來。” |
一步一計 |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萬全之計 | 《三國志 蜀志 龐統傳》“親待亞于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此誠出于險涂,非萬全之計也。” |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
不可以道里計 | 章炳麟《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最有學問的人,就是周秦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純輩,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了。” |
不可勝計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 |
不計其數 |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襄陽始末》:“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
不識東家 | “不識東家丘”的略語。相傳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識孔子為圣人,稱之為“東家丘”。 |
東一下西一下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使木板子東一下,西一下,攛這一二百下子。” |
東倒西歪 | 元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
東偷西摸 | 清 曾樸《孽海花》第30回:“她還是饞貓兒似的東偷西摸。” |
東兔西烏 | 宋 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
東沖西決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運耳。南行非河之本性,東沖西決,率無寧歲。” |
東沖西撞 | 楊朔《鐵騎兵》:“他帶著一班人巧妙地摔開了追擊的敵人,東沖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
東沖西突 |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曹操見云東沖西突,所向無前……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趙云。” |
東勞西燕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八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東南之寶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張華見褚陶,語陸平原曰:‘君兄弟龍躍云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 |
東南之秀 | 《南史·王筠傳》:“筠曰:‘陸平原東南之秀,王文度獨步江東,吾得比蹤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職。” |
東南之美 | 晉·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東南之美,曩惟延州;顯允陸生,于今鮮儔。” |
東南半壁 | 元·施君美《幽閨記·虎狼擾亂》:“金朝那解番狼將,血濺東南半壁天。” |
東南竹箭 | 《爾雅·釋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 |
東南雀飛 |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