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參暮禮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én cān mù lǐ
基本解釋早晚參拜。
出處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從今日起,那有心彈琴講書,只索每日晨參暮禮,將此香囊供養(yǎng)者。”
暫未找到成語晨參暮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晨參暮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彬彬有禮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
暮史朝經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吳強《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 |
美人遲暮 | 戰(zhàn)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禮壞樂缺 |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
朝升暮合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參差不齊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 |
參橫斗轉 |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
虛文浮禮 | |
禮之用,和為貴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
敦詩說禮 | 許地山《在費總理的客廳里》:“假使人來查辦,一領他們到這敦詩說禮之堂來看看,捐冊、帳本、褒獎狀……他們還能指摘什么?” |
朝西暮東 | 明·無名氏《四賢記·社會》:“朝西暮東,齊、梁、燕、宋,生涯不同。” |
禮先一飯 | 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人》:“以仆禮先一飯,為識路之老馬。” |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
知書達禮 |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wèi)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 |
斗轉參橫 | 宋 韓元吉《水龍吟 題三峰閣詠英華女子》詞:“斗轉參橫,半簾花影,一溪寒水。” |
暮氣沉沉 | 范文瀾《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jié):“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zhí)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 |
虛文縟禮 |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蓋英倫爾時,虛偽滿于社會,以虛文縟禮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輒謂之惡人。” |
愛禮存羊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
朝三暮四 |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
寥若晨星 | 唐 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 |
途窮日暮 | 清黃遵憲《群公》詩:“途窮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
朝朝暮暮 | 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禮先壹飯 | 《國語·越語上》:“句踐對曰:‘昔天以越予吳,而吳不受命,今天以吳予越,越可以無聽天之命而聽君之令乎?吾請達王甬句東,吾與君為二君乎!’夫差對曰:‘寡人禮先壹飯矣。’”亦作“禮先一飯”。 |
朝經暮史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多知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