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湖稟量的成語故事
拼音bēi hú bǐng liáng
基本解釋比喻度量寬廣恢弘。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
暫未找到成語陂湖稟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陂湖稟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浪跡江湖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跡江湖。”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量能授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湖光山色 | 宋 吳自牧《夢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鐘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為天下冠。” |
湖海飄零 |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量力而行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
量體裁衣 |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
五湖四海 | 唐 呂巖《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量力度德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闖蕩江湖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60回:“老英雄馬元章在外面闖蕩江湖數十年,永遠不跟綠林人搭過伴。” |
功德無量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南陽慧忠國師》:“功德無量,非口所說,非意所陳。” |
氣吞湖海 | 清·查慎行《送田間先生歸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詩:“氣吞湖海豪猶昔,老閱滄桑骨已仙。” |
老江湖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0回:“須知我也是個老江湖,豈肯上你的當?” |
車載斗量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國 吳 韋昭《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
車量斗數 | 清·秋瑾《精衛石》第一回:“這真是……車量斗數的功德,為什么倒無人肯做呢?” |
寬宏大量 | 元 無名氏《魚樵記》第三折:“我則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來那相公寬宏大量。” |
江湖藝人 |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個江湖藝人學的,打起架來,三五條漢子近身不得。” |
自不量力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事。” |
江湖醫生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5回:“你不過是個江湖醫生。” |
流落江湖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6回:“言之不盡,自從父親亡故之后,時乖運蹇,一向流落江湖。” |
不自量力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 摩揭陀國上》:“今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愿大師摧諸異道。” |
銖銖校量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柳柳州》:“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達,每詩不著此意,是豈能真忘之者哉!” |
雅量高致 |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惟與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幹(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 《莊子 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