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得其龍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龍:杰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p>
基礎信息
拼音shǔ dé qí lóng
注音ㄕㄨˇ ㄉㄜˊ ㄑ一ˊ ㄌㄨㄥˊ
繁體蜀得其龍
感情蜀得其龍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杰出人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蜀得其龍的意思解釋、蜀得其龍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厭其煩 | 厭:嫌;煩:麻煩。不嫌麻煩。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
難得糊涂 |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
反手可得 | 反:翻轉。翻轉手掌學可得到。形容極其易得。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
小人得志 |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龍飛鳳舞 |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F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富有生氣。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钴S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td>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