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奮臂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猶螳臂當(dāng)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出處唐 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
例子卻乃提一旅之師,抗百萬之眾,何異螳螂奮臂,羊豚鼓鬣。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 卻說》
基礎(chǔ)信息
拼音táng láng fèn bì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ㄈㄣˋ ㄅ一ˋ
繁體螳蜋奮臂
感情螳螂奮臂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自不量力。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螳螂奮臂的意思解釋、螳螂奮臂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diào)動得心應(yīng)手。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jīng)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交臂相失 | 猶言交臂失之。 |
左膀右臂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使臂使指 |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自如。 |
怒臂當(dāng)轍 | 怒臂:螳螂發(fā)怒用臂膊阻擋車輪;轍:車轍。比喻與強(qiáng)者為敵,不自量力。 |
自告奮勇 | 指主動要求去完成某項任務(wù)(告:表明;奮勇:鼓起勇氣)。 |
失之交臂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dāng)面錯過機(jī)會。 |
奮不顧身 | 奮:振作精神;鼓起干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
振奮人心 | 振奮:振作奮發(fā)。使人們振作奮發(fā)。 |
奮發(fā)圖強(qiáng) | 奮發(fā):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qiáng)盛。 |
艱苦奮斗 | 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竭盡全力去工作或斗爭。 |
獨(dú)臂將軍 | 指孤立無援的人。 |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
奮臂大呼 | 奮臂:高舉手臂。高舉手臂,大聲呼喊。 |
奮勇當(dāng)先 | 精神奮發(fā);勇敢地沖在最前面;戰(zhàn)斗在最前列。 |
發(fā)奮有為 |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怒臂當(dāng)車 | 怒臂:螳螂發(fā)怒用臂膊阻擋車輪。比喻與強(qiáng)者為敵,不自量力。 |
鼠臂蟣肝 | 猶言鼠肝蟲臂。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
三首六臂 | 同“三頭六臂”。 |
勃然奮勵 | 勃然:奮發(fā)的樣子;奮:奮發(fā);勵:激勵。奮發(fā)起來,激勵自己。 |
鼠肝蟲臂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
攘臂一呼 | 攘:揮動。揮動手臂呼喊(多用在號召)。 |
奮筆疾書 | 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yáng)地?fù)]筆快速書寫。 |
三頭六臂 |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六條臂。后比喻人本領(lǐng)高超;神通廣大。 |
袒臂揮拳 | 挽袖露臂,揮動拳頭。形容準(zhǔn)備動武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