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賊先擒王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出處唐·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例子老舍《且說屋里》:“擒賊先擒王,把主使人拿住,學生自然就老實了。”
基礎信息
拼音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注音ㄑ一ㄣˊ ㄗㄟˊ ㄒ一ㄢ ㄑ一ㄣˊ ㄨㄤˊ
繁體擒賊先擒王
感情擒賊先擒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比喻做事先要抓關鍵。
英語to catch bandits first catch the ringleader
俄語в любом деле нáдо начинáть с сáмого глáвного
日語賊(ぞく)を捕えるにはまずその首(かしら)を捕えよ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擒賊先擒王的意思解釋、擒賊先擒王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稱王稱霸 |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自稱為君主、霸主。比喻憑借勢力;飛揚跋扈;獨斷專行。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
混世魔王 |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禮先一飯 | 見“禮先壹飯”。 |
遙遙領先 | 遙遙:遠遠;很遠。遠遠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
先天不足 | 先天:中醫指人或動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時期;與“后天”相對。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
開路先鋒 |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后行的大部隊創造行軍作戰的條件。后泛指行動、事業的先行者、帶頭人。 |
尊王攘夷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效忠統治者排除少數民族侵擾。 |
帝王將相 |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
捷足先登 | 登:方言“得來”的合音。腳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優先達到目的。 |
道學先生 | 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
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 先為事業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的成功而安樂;事業未成先驕傲,后來就會為事業而憂慮。 |
齊王舍牛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后以“齊王舍牛”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
禮先壹飯 | 指在禮節上自己年歲稍長。壹飯,猶言一頓飯,喻指極短的時間。也指在禮節上先有恩惠與人。 |
賊人膽虛 | 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
內圣外王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王侯將相 | 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重、勢大的貴族。 |
先發制人 | 發:開始行動;制:制服。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現泛指先下手爭取主動。 |
做賊心虛 |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