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兮這孩子打小就隨我身旁,溫柔敦厚,懷著赤子之心,博施濟眾。
2.當然,這不表示他無欲則剛,只是他追求的是比常人更高明的東西,那就是創制垂法,博施濟眾,圣德立于上代,惠澤被于無窮。
3.立德立功立言,所謂的立德,就是指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就是指拯厄除困,功濟于世;立言是指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4.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有一種形象,叫和藹可親;有一種大愛,叫博施濟眾;有一種教育,叫毫無保留;這就是你可敬的老師!教師節到了,學生祝你快樂開心!
6.一是忽必烈本人“雖在征伐之間,每存仁愛之念,博施濟眾,實可為天下主”。
7.她們成仙之后,憑借仙術,到處施恩布德,普濟眾生。
8.又沒過上多久,老道便要去進行那十年一度的云游天下、普濟眾生活動。
9.這一手印表示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愿,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怖。
10.其后轉而求仙,拜佛悟禪,得大智慧,游歷宇宙各方世界之間,探密尋寶,除妖去魔,惠濟眾生,終于成就一方新天地。
11.原來是這等正義之舉,祝融莊主烈火真君真乃是神人也,普濟眾生,威懾群魔的胸襟,令人肅然起敬。
12.60年代曾師從長安畫派創始人石魯,方濟眾,蔡鶴汀、劉文西等研習中國畫。
13.該書力圖全方位再現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慈善事業風采,深刻揭示“博施濟眾、善與人同”的文化內涵。
14.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
15.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予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
16.當年凌云子求得甘霖普濟眾生,深受永安百姓愛戴,因此這凌云觀雖然規模不大,地處偏僻,香火卻依然鼎盛。
17.天皇神農,上方天治普濟天皇,嘗盡諸天百草,修成至強五德玄黃體,以神農鼎在不周山上煉制神藥,普濟眾生。
18.博施濟眾,欲與天地均同;體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
19.陛下以仁義定天下,行禮樂變海內,博施濟眾,與天地均同;體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
20.臘八家家煮粥多,五谷雜糧浸豆果。曾為佛粥濟眾生,代代相傳至今朝。子孫后代不忘本,銘記祖先勤儉美。俯首農桑民安泰,豐衣足食好年景。
21.…我提醒自己:我們的愛心也許無限,愛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我們不是大圣大賢,不能博施濟眾。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滴付出愛來。點滴雖小,積小可以成大。這已經夠我們忙的了,哪還有精力去妒恨呢?王鼎鈞?
22.深受港、澳同胞歡迎并享有“仁心仁術,平凡之中顯大愛,醫德醫魂,丹心一片濟眾生”的美譽。
23.孔子所宣揚的“仁”就含有博施濟眾的意思。
24.歸程中,趙平沙又巧遇那位和尚,施主本領高強,斬妖降魔,普濟眾生,使命非凡。
25.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袁了凡?
※ "濟眾"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