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分段注釋】
耽讀玩市,寓目囊箱:在集市書店中觀看圖書。耽,沉溺。玩市,市場。寓目,觀看。囊箱,裝書的箱子,指書籍之多。《后漢書·王充傳》:“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易:輕忽。輶(yóu):古代一種輕便的車子,此處引申為輕。攸(yōu):所。畏:畏懼,有戒心。
屬(zhǔ):附著。垣:矮墻。此句出自《詩經·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意思是說,君子要小心言論,即使有墻相隔,也會有人將耳朵貼在墻上偷聽。
【翻譯】
喜歡讀書的人,就是在鬧市之中,他滿眼也只能看到書箱和書囊。
講話時不要放松警惕,要防止隔墻有耳,以免招來麻煩。
【解讀】
自古以來,擁有強大內心的人無疑都能兼顧內外兩面——對內能固守內元,專注篤定;對外能兼聽四方,機警靈敏。
心之內強,做事會極為專注,受外界影響較小。在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王充少時家中貧窮,酷愛讀書的他只能到集市上的書店中借書看。集市人流不絕,環境嘈雜,而沉浸在書中的王充卻能夠自動屏蔽外界的所有干擾,眼中只有書,心中只記掛著讀書。
心之外強,做事會特別機警,能夠敏銳地體察到周遭環境的變化,自覺防范“隔墻有耳”。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商紂王統治時期,西伯昌、九侯、鄂侯三人位列三公。九侯的女兒非常美麗,被選入了后宮,可是這個女孩心思純正,不喜淫樂,惹惱了商紂,隨后被無情地處決了。商紂覺得不解氣,竟然將九侯也剁成了肉醬。消息一傳出,西伯侯姬昌暗暗為之震驚,感嘆商紂手段殘忍,不料他的這一表態竟然被崇侯虎窺探去了,崇侯虎隨即便向商紂告了密,結果致使姬昌在羑里過了整整七年的牢獄生活。
可見,我們一定要錘煉強大的內心,對內能專注篤定,對外能機警體察,內外兼修,表里兼顧。
“隔墻有耳”是一則古老的民間諺語,描述的是一種遭遇窺探的情形。這是一個中性詞,因為窺探行為的產生既可以是窺探者有意而為之,也可以是無意間偶遇。歷史上很多時候,“隔墻有耳”都是有意為之的。西漢武帝時期曾經實行過“告緡”政策,就是鼓勵民眾相互窺視,告發故意隱瞞財產不報的人;武則天時期,“恐怖政策”大行其道,百姓相互聽墻角,告密的行為被大肆鼓勵,于是,每每有說一些不合時宜言論的人,沒多久就會獲罪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