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8 個嚙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niè xuè wéi méng嚙血為盟 | 指咬臂出血,發誓定盟,以示堅決。 | 揆鄭《哀政聞社員》:“楊度初時,倡言排滿,與黃興、劉揆一嚙血為盟,圖為刺客,將赫然革命之健者?!?/td> |
shǔ niè dù shí鼠嚙蠹蝕 | 鼠咬蟲蛀。 | |
niè bì zhī hǎo嚙臂之好 | 舊時指男女密約婚嫁之事。 |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修月生與文香甚昵,素有嚙臂之好?!?/td> |
è bì niè zhǐ扼臂嚙指 | 扼:用力掐;嚙: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靈相互感應。 | 東漢 王充《論衡 感虛》:“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td> |
niè xuě tūn zhān嚙雪吞氈 | 漢朝蘇武被匈奴單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應飲食,蘇武乃嚼雪混同氈毛而吞食。事見《漢書·蘇建傳》。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艱難的生活。 | 明 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十一出:“嚙雪吞氈,蘇卿猶?。徊退墒嘲?,到做得神仙侶。這糠呵!縱然吃些何慮?” |
qióng shǔ niè lí窮鼠嚙貍 | 嚙:咬;貍:貍貓。無路可逃的老鼠也會咬貓。比喻受人欺壓,雖然敵不過,也會拼死抵抗。 | 漢 桓寬《鹽鐵論 詔圣》:“死不再生,窮鼠嚙貍。” |
yǎng hǔ zì niè養虎自嚙 | 嚙:咬。養老虎,咬傷自己。比喻縱容敵人而自受其害。 |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嚙,長虺成蛇。” |
niè xuě cān zhān嚙雪餐氈 | 比喻困境中的艱難生活。 | 《群音類選 祝發記 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魚怎得兼,便有龍肝鳳髓,也只合嚙雪餐氈。” |
zhàng niè chéng guō漲嚙城郭 | 漲:漲水;嚙:咬;城:內城的墻;郭:外城的墻。指洪水上漲,沖擊城墻。 | 《淵鑒類函·漢四》:“張柬之授襄陽刺史,會漢水漲嚙城郭,柬之因壘為堤,以遏湍怒?!?/td> |
niè bò tūn zhēn嚙檗吞針 | 檗:俗稱黃柏,味苦。嚙檗:食用黃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黃檗之苦。吞針:將針吞下,比喻食物極難入口。形容食物難以下咽。 | 唐 康駢《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嚙檗吞針 ?!?/td> |
niè xuè qìn gǔ嚙血沁骨 | 形容極端誠信。 | 清·顧嗣立《元詩選·丁孝子鶴年》:“先是生母馮阻絕東村,病死……嚙血沁骨,棺斂以葬?!?/td> |
shǔ niè chóng chuān鼠嚙蟲穿 | 鼠咬蟲蛀。 | |
tà chuáng niè bí踏床嚙鼻 | 嚙: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強詞奪理,力圖狡辯。 |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嚙之?!?/td> |
cān fēng niè xuě餐風嚙雪 | 形容野外生活的艱苦。 | 明 張景《飛丸記 月下傷懷》:“一痛爺娘,餐風嚙雪;二傷姑媽,替死超生?!?/td> |
yǎo wén niè zì咬文嚙字 | 見“咬文嚼字”。 | 胡適《<水滸傳>考證》:“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嚙字的評文,但我卻又有點‘考據癖’?!?/td> |
niè bì wèi méng嚙臂為盟 | 嚙:咬。咬臂發誓定盟,以示堅決。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吳小員外焚香設誓,嚙臂為盟?!?/td> |
liù bì niè zhǐ搤臂嚙指 | 指至孝之人與父母心相感應。 | |
shòu qióng zé niè獸窮則嚙 | 謂野獸陷于絕境必然進行搏噬反撲。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會竭力反擊。 | 《韓詩外傳》卷二:“獸窮則嚙,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