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1 個粒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mǐ lì zhī zhū米粒之珠 | 比喻細微弱小的東西。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蠅翅飛舞,去而不遠。” |
lì mǐ láng lì粒米狼戾 | 谷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樂歲,粒米狼戾。” |
fēi chú wǎn lì飛芻挽粒 | 同“飛芻挽粟”。 | 《南齊書·徐孝嗣沈文季傳論》:“金城布險,峻壘綿疆,飛芻挽粒,事難支繼。” |
guàn shān dài lì冠山戴粒 | 冠山:把山當帽子,比喻大。戴粒:用頭頂粒,比喻小。形容大小雖異,但各適其適。 | 《文藝類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異乎我之戴粒也。” |
yù lì guì xīn玉粒桂薪 | 米如玉,薪如桂。極言生活費用之高。 | 宋·王禹偁《陳情表》:“望云就日,非無戀闕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計。”《宋史·外國傳三·高麗》:“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憂食貧,若為卒歲。” |
lì mǐ shù xīn粒米束薪 | 糧柴少得可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無備,妻子只是怨悵啼哭。” |
bēi shuǐ lì sù杯水粒粟 | 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 宋 洪邁《夷堅丙志 張拱遇仙》:“雖逾旬涉月,杯水粒粟無所須。喜飲酒,好作詩,行年六十,而顏色如壯者。” |
kē lì wú cún顆粒無存 | 顆粒:一顆一粒。指糧食沒有存貨。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船上米糧,都被劫得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哪有氣力還去拿篙弄柁?” |
kē lì wú shōu顆粒無收 |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顆粒無收的了。” |
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lì nǎi chuī稱薪而爨,數粒乃炊 |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 晉·葛洪《抱樸子·接疏》:“明者舉大略細,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豈肯稱薪而爨,數粒乃炊,并瑕棄璧。” |
guì xīn yù lì桂薪玉粒 | 指柴米昂貴。 | 典出《戰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曾不肯留,原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