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人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rén jí jì shēng人極計生 | 謂人到絕境就會產生計謀。 | 《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那人急了,正好沒出豁,卻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頭,正在手邊,也是人極計生,被他綽起,一斧正中劉官人面門。” |
lìng rén mò cè令人莫測 | 形容情況復雜,使人無法推測。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2回:“真是行蹤詭秘,令人莫測了。” |
rén jí wēi qīn人急偎親 | 謂人到危急時則想投靠親友。 |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常言道人急偎親我稍知?!?/td> |
xiū miàn jiàn rén羞面見人 | 因感到羞恥而怕見人。 | 《南齊書·劉祥傳》:“司徒禇淵入朝,以腰扇鄣日。祥從側過,曰:‘作如此舉止,羞面見人,扇鄣何益?’” |
bǎi shì yī rén百世一人 | 指極難得的人才。 | 宋 蘇軾《祭司馬君實文》:“百世一人,千載一時,惟時與人,鮮偶常奇?!?/td> |
yǔ rén wéi shàn與人為善 | 與:贊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贊成人學好。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td>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騙別人。形容別有用心或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卷:“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td> |
yǐ jǐ lǜ rén以己律人 | 用自己的主張去約束別人。 | 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可惜大家總不肯這樣辦,偏要以己律人,所以天下就多事?!?/td> |
gǒu yǎn kàn rén dī狗眼看人低 | 比喻眼光勢利。 | 張愛玲《小艾》:“我就恨他們狗眼看人低,那口氣實在咽不下?!?/td> |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mò yǔ yī rén dí寧與千人好,莫與一人敵 | 寧愿與千人做朋友,不要與一個人為敵。 | |
yuè rén duō yǐ閱人多矣 | 形容人閱歷多,跟各種各樣的人打過交道,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好壞以至于他的前程。 | 《舊唐書·房玄齡傳》:“仆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 |
sāo rén mò shì騷人墨士 | 同“騷人墨客”。 | 明·李介《天香閣隨筆》第一卷:“未嘗有橫畫舫于煙波,負奚囊于邱壑者,今世之騷人墨士,不過侈談西湖耳。” |
yòng fēi qí rén用非其人 | 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 《魏略》:“三公具贍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笑之?!?/td> |
yī gān rén fàn一干人犯 | 指罪犯和有關的人。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 |
shuài shòu shí rén率獸食人 | 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治者虐害人民。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td> |
sāo rén yǎ shì騷人雅士 | 同“騷人墨客”。 | 老舍《駱駝祥子》:“公園里的牡丹芍藥,邀來騷人雅士,緩步徘徊,搖著名貴的紙扇?!?/td> |
xiū rén dā dā羞人答答 | 答答:害羞的樣子。形容自己感覺難為情。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楔子:“這小賤人倒會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td> |
rén shì cāng sāng人世滄桑 | 比喻人間世事變化很大。 | |
wèi rén shuō xiàng為人說項 | 為:替;項:唐朝項斯,字子遷,為楊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說好話。 | 唐·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mǎ féi rén zhuàng馬肥人壯 | 壯:強壯。形容軍威雄壯,精神抖擻。 | 元·無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將英雄,馬肥人壯,不時在邊搶擄?!?/td> |
tiān yǔ rén guī天與人歸 | 舊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擁護。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
tiān lǐ rén qíng天理人情 | 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情,明始終,知得失。” |
rě rén zhù mù惹人注目 | 惹:招惹,引起。引起別人的注意。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時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熱難當,卻不敢再走鬧市?!?/td> |
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 |
wén rú qí rén文如其人 | 指文章的風格同作者的性格特點相似。 | 宋 蘇軾《答張文潛書》:“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td> |
hào wéi rén shī好為人師 | 好:喜歡;為:做;當。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td> |
jīn rén zhī zhēn金人之箴 |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 《孔子家語 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td>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比喻人內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晉《望湖亭 自嗟》:“雖然如此,佛是金妝,人是衣妝,打扮也是極要緊的?!?/td> |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上天不負苦心人 | 負:虧欠,辜負。上天不會虧待苦心經營的人。形容埋頭苦干的人最后會成功的。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多辛苦了幾次如今卻高高中了個第三,可謂上天不負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論?!?/td> |
dōng yě bā rén東野巴人 | 古代楚國民間通俗歌曲,又稱《下里巴人》。 |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之節,然后《東野巴人》,蚩鄙益著。”呂延濟注:“東野,下里之音。”宋玉以問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
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契訥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td> |
shā rén rú yì殺人如蓺 | 見“殺人如麻”。 | 《新唐書·黃巢傳》:“觀察使韋岫戰不勝,棄城遁,賊入之,焚室廬,殺人如蓺。” |
bǎi nián shù rén百年樹人 | 百年:形容時間長;樹: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養不容易;需要很長時間。也指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 |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td> |
wèi rén zuò jià為人作嫁 | 原指貧窮人家的女兒沒錢置備嫁妝;卻年年為別人縫制嫁衣。后比喻白白為別人操勞;自己一無所得。 |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td> |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td> |
lí qiū zhàng rén黎丘丈人 | 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 《呂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td> |
rén qín jù shì人琴俱逝 | 見“人琴俱亡”。 | 清·王鵬運《韁村詞序》:“人琴俱逝,賞音闃然。” |
huà guǐ róng yì huà rén nán畫鬼容易畫人難 | 比喻憑空瞎說很容易,想要有真才實學確很難。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畫鬼容易畫人難?!?/td> |
dǔ wù huái rén睹物懷人 | 睹:看見;懷:想念??匆娝廊セ螂x去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形容深切的懷念。 | 明·湯顯祖《還魂記·憶女》:“睹物懷人,人去物華銷盡,道的個仙果難成、名花易殞。” |
zhē rén ěr mù遮人耳目 | 玩弄手法,掩蓋真相。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3回:“又何嘗有什么丑處!可見裝點造作總難遮人耳目?!?/td> |
lìng rén qiè chǐ令人切齒 | 令:使;切齒:牙齒相磨切,表示極其憤恨。使人非常憤恨。 | 《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td> |
yuàn tiān yóu rén怨天尤人 | 怨恨天命;責怪別人(怨:怨恨;天:這里指命運;尤:責怪;歸罪)。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
rén zì wéi zhàn人自為戰 | 為戰:作戰。人人能獨立地戰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td> |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 指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td> |
jué jīn bù jiàn rén攫金不見人 | 比喻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而不顧一切。 | 《列子 說符》:“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
rén qíng shì tài人情世態 | 人世間的情態。多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情分。 | 明·陳所聞《新水令·填歸去來詞》套曲:“俺與那人情世態既相違,披襟散發最相宜?!泵鳌ず閼鳌恫烁T·閑適》:“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td> |
tiān suí rén yuàn天隨人愿 | 上天順從人的意愿。指事物的發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誰知天從人愿,到得我家,不上三日,添了一個滿抱兒小廝?!?/td> |
liǎng shì wéi rén兩世為人 | 好象重新來到人間。形容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中幸存下來。 | |
néng rén qiǎo jiàng能人巧匠 | 能:技能,才能。指工藝技術高超的人。 | 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其實既是個細琢細磨的能人巧匠,也有著敢想敢干的猛烈勁兒?!?/td> |
dòng rén xīn pí動人心脾 | 形容使人感動與震驚。 |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先秦的散文》:“他們的長處,在于能夠度察天下的大勢而出之以引人入勝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動人心脾的危辭險語?!?/td> |
wèi rén zhuō dāo為人捉刀 | 表示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聞之,追殺此使?!?/td>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明人不做暗事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后搗鬼。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妝甚的謊子!” |
jiā yān rén jǐ家衍人給 | 衍:滿溢,盈多;給:豐足,充裕。家家富裕,人人豐足。 | 漢·桓寬《鹽鐵論·通有》:“宋、衛、韓、梁,好本稼穡,編戶齊民,無不家衍人給?!?/td> |
huì yè wén rén慧業文人 | 指有文學天才并與文字結為業緣的人。 | 《宋書 謝靈運傳》:“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后?!?/td> |
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 《國語 吳語》:“君王之于越也,醫起死人而肉白骨也?!?/td> |
měi rén chí mù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dào zēng zhǔ rén盜憎主人 | 主人:物主。盜賊憎恨被他所盜竊的物主。比喻邪惡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盜憎主人,民惡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難?!?/td> |
jū tíng zhǔ rén居停主人 | 居停:寄居之處。寄居之處的主人。指房東。 | 《宋史·丁謂傳》:“帝意欲謫(寇)準江淮間,謂退,除道州司馬。同列不敢言,獨王曾以帝語質之。謂顧曰:‘居停主人勿復言?!w指曾以第舍假準也?!?/td> |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 諸:之于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后來志趣相投的人。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
tuō rén xià shuǐ拖人下水 | 比喻勉強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壞事)。 | 明 李素甫《元宵鬧》第25出:“這是娘子拖人下水,與我什么相干?” |
bù dé rén xīn不得人心 | 所作所為違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 | 《太平經》:“十傷三者,不得人心。” |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td> |
rén wēi quán qīng人微權輕 | 微:低下。指人的資歷淺,威望低,權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穰苴列傳》:“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 |
měi rén xiāng cǎo美人香草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
zhàng rén háng丈人行 | 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行:行輩。指長輩。 |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上》:“單于乃自謂‘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我丈人行’” |
chún jiǔ měi rén醇酒美人 | 指酒色。 | 清·宋琬《題戴蒼畫陳階之小像和王阮亭韻》:“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學信陵君。” |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td> |
rén bù zì ān人不自安 | 人心惶惶,動搖不定。 | 《魏書 慕容盛傳》:“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雖忠誠親戚,亦僉懷離貳。” |
zāng pǐ rén wù臧否人物 | 臧否:褒貶。評論人物好壞。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未嘗臧否人物。” |
yǐ rén fèi yán以人廢言 | 由于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 |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td> |
yǐ lǐ fú rén以理服人 |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td> |
jì rén lì wù濟人利物 | 謂救助別人,對世事有益。 | 宋·朱熹《記外大父祝公遺事》:“公每清旦輒攜粥藥造之,遍飲食之而后返,日以為常,其他濟人利物之事不勝記,雖傾資竭力無吝色?!?/td> |
chǔ chǔ kě rén楚楚可人 |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愜意。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與語,了無驚猜,亦不作態,楚楚可人?!?/td> |
hài rén tīng wén駭人聽聞 |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td> |
rén wǒ shì fēi人我是非 | 是非:爭執,糾紛。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利害關系和糾紛。 |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 |
jīn zhēn dù rén金針度人 | 金針:指把高超的技藝傳授給別人。度:通“渡”;越過;引申為傳授。把金針給人。比喻把某種技藝的秘法、訣竅傳授給別人。 | 元 金好問《論詩》詩:“鴛鴦繡了不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td> |
zhī rén shàn rèn知人善任 | 了解下屬;善于任用(任:任用;使用)。 | 漢 班彪《王命論》:“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td> |
xiù cái rén qíng秀才人情 | 舊時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信。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币话惚硎舅偷亩Y過于微薄。 | 清 朱之瑜《答奧村庸禮書》:“外具湖筆、斗方貳種,真乃秀才人情而已。” |
qìn rén fèi fǔ沁人肺腑 | 吸入清新空氣或喝了可口飲料;像滲入內臟一樣感到舒暢。 | 明 張岱《陶庵夢憶》:“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人肺腑?!?/td> |
bù gǎn hòu rén不敢后人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鄒韜奮《抗戰以來》:“凡遇黨政當局對抗戰建國積極方面有所號召,亦無不竭誠響應,不敢后人?!?/td> |
xiān rén duó rén先人奪人 | 奪:爭取。先于別人去奪取別人的心。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七年》:“趙盾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 |
qián wú gǔ rén前無古人 | 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即空前未有的。 |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td> |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 防:阻止;甚:超過;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還難。指不讓人民說話,是不明智的。 | 《晉書·孔嚴傳》:“古人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td> |
chī rén bù tǔ gǔ tóu吃人不吐骨頭 | 比喻又殘暴,又貪婪。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td> |
zhì shì rén rén志士仁人 | 志向宏偉、道德高尚的人。指熱愛祖國獻身事業的人士。(仁:仁愛;高尚)。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td> |
sān rén chéng hǔ三人成虎 | 城里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說城里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td> |
fā rén shēn sī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京夫《手杖》:“雖平平淡淡,卻頗發人深思,讓人牽腸動情?!?/td> |
dì guǎng rén xī地廣人稀 | 地域廣闊;人煙稀少。 |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習俗頗殊,地廣民稀?!?/td> |
qiān nù yú rén遷怒于人 | 受甲的氣向乙發泄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 《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敝祆渥ⅲ骸芭诩渍?,不移于乙?!?/td> |
jí rén zhī wēi急人之危 | 急:著急;危:危急。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 《新五代史·劉守光傳》:“公三晉賢士,獨不急人之危乎?” |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個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有為首負責的人。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xiǎo niǎo yī rén小鳥依人 | 指像小鳥一樣親近人。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嬌柔可愛。依:依偎。 | 《舊唐書 長孫無忌傳》:“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于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td> |
rén mǎn wéi huàn人滿為患 | 因人多造成了困難。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棧小,已經人滿為患?!?/td> |
shén ér míng zhī,cún hū qí rén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于各人的領會。 | 《易·系辭上》:“紀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td> |
shén rén jiàn zhī神人鑒知 | 鑒:審察。天神和凡人都察知。 | 明·朱鼎《玉鏡臺記·新亭流涕》:“一點丹衷,神人鑒知?!?/td> |
qū jìn rén qíng曲盡人情 |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畫人的心思 | 宋·邵雍《觀詩吟》:“愛君難得似當時,曲盡人情莫若詩?!?/td> |
chūn sè nǎo rén春色惱人 | 惱: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 | 宋·王安石《夜直》詩:“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
zì zuò jiě rén自作解人 | 指不明真意而亂發議論的人。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td> |
shì rén rú shāng視人如傷 | 見“視民如傷”。 | 唐·楊炯《為梓州官屬祭郪縣文》:“居傳其政,愛人如子;山則有梁,鎮茲一方;君宏其道,視人如傷?!?/td> |
rén shì bù xǐng人事不醒 | 見“人事不省”。 | 楊朔《晚涼天》:“有一位同志,是漁船救起來的,三天三夜人事不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