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00 個福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 易:變易,轉(zhuǎn)變。平安與危難互相轉(zhuǎn)化,災(zāi)禍與幸?;橐蚬?。 | 戰(zhàn)國 宋 莊周《莊子 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 |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 南山:終南山。比喻人福氣像東海的水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山一樣長久。 | 明·柯丹邱《荊釵記·慶誕》:“齊祝贊,愿福如東海,壽比南山?!?/td> |
fú shàn huò yín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尚書 湯誥》:“天道福善禍淫?!笨讉鳎骸罢?,天福之;淫過,天禍之?!?/td> |
rú tiān zhī fú如天之福 | 形容福氣特別大。 |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quán)》:“把如天之福,沒來由選擇伊家?!?/td> |
fú shēng yú wēi福生于微 | 微:小數(shù)名,長度為0.000001寸或圓度的六十分之一秒。福佑生于細微的小事件中。 | 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微,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td> |
huò fú yóu rén禍福由人 | 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同“禍福惟人”。 | 明 王錂《春蕪記 反目》:“天網(wǎng)恢恢真可信,須知禍福由人?!?/td> |
yī lù fú xīng一路福星 | 路:本為宋代的行政區(qū)域名,后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一個行政區(qū)域為民謀福的好長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 清 范寅《越諺》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順風,送遠行語?!?/td> |
bì huò qiú fú避禍求福 | 指避開災(zāi)禍而求取幸福。 | 《后漢書 袁紹傳》:“臣不敢畏憚強御,避禍求福,與進(何進)合圖,事無違異。” |
wú wàng zhī fú無妄之福 | 不期望獲得而得到的幸福。 | 《戰(zhàn)國策 楚策四》:“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今君處無妄之世,以事無妄之主,安不有無妄之人乎?!?/td> |
wú wàng zhī fú毋望之福 | 指平白無故受到的災(zāi)禍或損害。同“無妄之?!薄?/td> | 《史記 春申君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td> |
hòu fú wú liàng后福無量 | 量:限度,限量。將來的幸福無窮。 | 《后漢書·左雄傳》:“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后福。” |
wēi fú zì jǐ威福自己 | 威福:指賞罰。任賞任罰,自己一人說了算。比喻大權(quán)在握,獨斷專行。 | 《周書·尉遲迥傳》:“楊堅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勢,挾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賞罰無章,不臣之跡,暴于行路?!?/td>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zāi)禍的發(fā)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張千,你再去看來?!?/td> |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xù)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huò jué fú lián禍絕福連 | 指災(zāi)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寢玉堂,世受名仙。” |
fú yóu xīn zào福由心造 | 造:造就。指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9回:“紹聞忽然想起,此廳當日俱是猥褻之語,與今日相較,天淵相懸,云泥迥隔,可見地因人靈,福由心造。” |
huò zuò fú jiē禍作福階 | 階:憑借。禍與福有相互轉(zhuǎn)化的可能,災(zāi)禍過后即可能有福的降臨。 | 晉·盧諶《贈劉琨一首》:“福為禍始,禍作福階?!?/td> |
huò fú mí cháng禍福靡常 | 指禍與福沒有固定不變的常規(guī)。 | 明·陳汝元《金蓮記·歸田》:“禍福靡常,喜悲交集?!?/td> |
huò fú tóng mén禍福同門 | 謂禍福皆人自取。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夫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非神圣人,莫之能分?!?/td> |
zuò chī xiǎng fú坐吃享福 | 呆板單調(diào)地生活,消極地,被動地生活,光吃和生長,別的什么也不干。 | |
fú bù chóng zhì,huò bì chóng lái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zāi)卻會接踵而至。 | 漢·劉向《說苑·權(quán)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td> |
hòu dé zǎi fú厚德載福 | 《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薄秶Z·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焙笾^有德者能多受福為“厚德載福”。 | 《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薄秶Z·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td> |
huò fú wú mén禍福無門 | 無門:沒有定數(shù);不是天意。災(zāi)禍與好運的來臨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們自己招引來的。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td>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福 | 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zāi)禍的發(fā)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暫時禍?!?,你怎么就保得無事?” |
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wēi fú yóu jǐ威福由己 | 威福:指賞罰。任賞任罰,自己一人說了算。比喻大權(quán)在握,獨斷專行。 | 《新唐書·劉煒之傳》:“太后威福由己,而帝營救,速吾禍也?!?/td> |
fú wú shí quán福無十全 | 全:完備,齊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沒有缺陷。 | 宋·陳亮《祭錢伯同母碩人文》:“子心罔極,福無十全。登進方隆,忍此棄捐?!?/td>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女子無才便是福 | 舊道德規(guī)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三卷:“昔人云:‘女子無才便是福。’然今之閨秀,比比是矣!” |
guó lì mín fú國利民福 | 利:利益。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5回:“如車有轍,如舟有舵,無旁撓,無中阻,以專趨國利民福之一途?!?/td> |
fú shòu shuāng quán福壽雙全 | 幸福和年壽兩樣全備。 | 《紅樓夢》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么如今這么福壽雙全的?”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 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不料他倒先來沾我們的光了?!?/td> |
zhāo cái nà fú招財納福 | 納:享受。發(fā)財享福。 | 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見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個掌管招財納福的天使,人們一定要出高價來買,就問值多少錢?!?/td> |
fú qú shòu chē福衢壽車 | 通往福壽的道路和車子。指獲取福壽的途徑。 | |
zuò wēi zuò fú作威作福 | 作威:橫行霸道;作福:奢侈享樂。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quán)?,F(xiàn)形容耀武揚威;橫行霸道。 | 《尚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td> |
hóng fú qí tiān洪福齊天 | 洪福:大福。指福氣和天一樣高大。舊時稱頌人福氣大。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3回:“一則是那國王洪福齊天,二則是賢昆玉神通無量,我何功之有!” |
qí tiān hóng fú齊天洪福 | 稱頌人福氣大,與天相齊。 | 明·無名氏《獻蟠桃》第四折:“眾群仙都來祝壽,金鑾殿樂奏簫韶,愿圣主齊天洪福,祝延齡萬國來朝?!?/td> |
fú shòu mián cháng福壽綿長 | 祝人福多壽高。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4回:“但愿時時敬誦,自然消兇聚慶,福壽綿長?!?/td> |
zuò fú zuò wēi作福作威 | 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quán)。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濫用權(quán)勢。 | 語出《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td> |
huò fú wú cháng禍福無常 | 指禍與福沒有固定不變的常規(guī)。 | 明·孫梅錫《琴心記·長門望月》:“禍福無常,憂喜難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榮還,何苦悲凄。” |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同“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 《病玉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到了日后,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td> |
bǎo yǎn fú飽眼福 | 看到想看而又難以看到的東西,并看個充分。 | 陸文夫《江南廚王》:“但是每人都有這種可能,來讀完這本《新潮食譜》,可以一飽口福,也可以一飽眼福?!?/td> |
huò fú xiāng shēng禍福相生 | 指禍害與幸福是相互轉(zhuǎn)化、相互依存的。 | 《莊子·則陽》:“安危相易,禍福相生?!?/td> |
fú guó lì mín福國利民 | 福:護佑。為國家和人民造福謀利。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一章:“林則徐給其妻鄭夫人家書里說:‘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國利民,與民無害。” |
láng huán fú dì瑯?gòu)指5?/a> | 傳說中仙人所居多書的洞府。 | 元 伊世珍《瑯?gòu)钟洝肪砩希骸捌淙诵υ唬篭'君癡矣。此豈可賃地耶?\'即命小童送出。華問地名。曰:\'瑯?gòu)指5匾?。\'” |
fú rú hǎi yuān福如海淵 | 淵:深。福氣像海那樣浩瀚無邊。 | 明·沈受先《三元記·合歡》:“愿馮君福如海淵,愿馮君壽比南山?!?/td> |
fú wéi huò shǐ福為禍始 | 享福太甚就隱伏著禍端。亦作“福為禍先”。 | 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為禍始,禍作福階?!崩钌谱⒁俄n詩》:“利為用本,福為禍先?!?/td> |
fú sūn yīn zǐ福孫蔭子 | 謂福蔭及于子孫。 | 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葬公婆》:“這墳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孫蔭子也者難料;便蔭得個三公,也濟不得親老?!?/td> |
wàng tán huò fú妄談禍福 | 無根據(jù)地預言禍福之事。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5回:“至于那一種妄談禍福的,就要不得?!?/td> |
bǎi fú jù zhēn百福具臻 | 形容各種福運一齊來到。 | 《舊唐書 李藩傳》:“伏望陛下每以漢文孔子之意為準,則百福具臻?!?/td> |
huò fú xiāng yī禍福相依 | 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zhuǎn huò wéi fú轉(zhuǎn)禍為福 | 把災(zāi)禍轉(zhuǎn)變?yōu)樾腋!?/td>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轉(zhuǎn)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 |
qí páng fú ài奇龐福艾 | 龐:臉盤;艾:美好。相貌奇特的人多福。 | 《新唐書·李勣傳》:“臨事選將,必訾相其奇龐福艾者遣之?!?/td> |
shòu shān fú hǎi壽山福海 | 壽象山那樣久,福象海那樣大。舊時用于祝人長壽多福。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2回:“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臋M披畫。” |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ǐ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 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zhuǎn)化。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huò yǔ fú lín禍與福鄰 | 鄰:接近。福與禍相距不遠。 |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大略》:“慶者在堂,吊者在閭,禍與福鄰,莫知其門?!?/td> |
fú shòu wú jiāng福壽無疆 | 疆:極限,止境。福分與年壽都無止境。是祝頌之辭。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六十九卷:“至誠君子,得而寶之,即福壽無疆。” |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同“塞翁失馬”。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
fú zhì xīn líng福至心靈 | 福氣一來;心也變得靈巧起來。多用來奉承人得意時思想靈活;言行適宜;含有詼諧之意。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五代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語有之:福至歸靈,禍來神昧?!?/td> |
fú rú dōng hǎi福如東海 | 福氣象東海之水浩瀚無邊;舊時祝頌用語。 | 明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從今后,兒孫昌盛,個個赴丹墀?!?/td> |
bì huò jiù fú避禍就福 | 避開兇險,趨向幸福。 | 先秦 商鞅《商君書 定分》:“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
fú shòu nián gāo福壽年高 | 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td> |
tiān cì zhī fú天賜之福 | 天賜的恩惠或憐憫的仁慈。 | |
huò wéi fú xiān禍為福先 | 指受盡災(zāi)禍之后好運就會降臨。多用于勸慰受難之人。 | 南朝·蕭統(tǒng)《文選·貞諶(贈劉琨一首)》:“禍為福始,禍作福階?!崩钌谱⒁对接洝吩唬骸暗湠楦O?,福為禍堂。 |
qiú fú ráng zāi求福禳災(zāi) | 禳:祈禱。祈求福運降臨,消除災(zāi)害。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若夫神君之類精神之異,非求請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禳災(zāi)矣。” |
xīng wáng huò fú興亡禍福 | 興盛和滅亡,災(zāi)禍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 元·關(guān)漢卿《玉鏡臺》第二折:“這七條弦興亡禍福都相應(yīng),端的個圣賢可對,神鬼堪驚,俗懷頓爽,塵慮皆清。” |
fú huì shuāng xiū福慧雙修 | 指既有福,又聰明。 | 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菩薩為行,?;垭p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td> |
fú bù tú lái福不徒來 |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會無故到來。 | 西漢·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諫者福也,諛者賊也。人主聽諛,是愚惑也。雖然,禍不妄至,福不徒來?!?/td> |
fú qīng mìng bó福輕命薄 | 指沒福消受,短命。 |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 難:災(zāi)禍。遇到巨大的災(zāi)難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 宗璞《南渡記》第六章:“豈不聞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 |
zhuǎn zāi wéi fú轉(zhuǎn)災(zāi)為福 | 見“轉(zhuǎn)禍為?!薄?/td> | 漢·馬融《延光四年日蝕上書》:“必得將兼有二長之才,無二短之累,參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數(shù)姿,然后能折沖厭難,致其功實,轉(zhuǎn)災(zāi)為福。” |
fú yè xiāng qiān福業(yè)相牽 | 業(yè):罪孽;牽:纏繞。指福運與罪孽往往相互纏繞。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2卷:“有緣無緣,福業(yè)相牽,有緣福至,無緣業(yè)纏?!?/td> |
huò zhōng yǒu fú禍中有福 |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chǎn)生幸運的因素。 |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故禍中有福也?!?/td> |
fú shòu mián mián福壽綿綿 | 福多壽高。是祝頌之辭。 |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則愿的哥哥福壽綿綿,松柏齊肩者?!?/td> |
fú shòu tiān chéng福壽天成 | 成:成就。人的福運及壽命是由上天注定的。 | 明·無名氏《鳴鳳記·嚴嵩慶壽》:“可見老爺福壽天成,故壽燭中亦顯此祥瑞。” |
fú zhì xìng líng福至性靈 | 性靈:聰明。形容福運到來,人變得聰明了。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6回:“亦是他福至性靈,忽又想到一個絕妙計策,仍舊上來見老師?!?/td> |
fú guò huò shēng福過禍生 | 過:太甚。幸福到了極點就轉(zhuǎn)化為災(zāi)禍。形容人樂極生悲。 | 《宋書·劉敬宣傳》:“今此杖節(jié),常懼福過禍生,實思避盈居損,富貴之旨,非所敢當。” |
fú yǔ tiān qí福與天齊 | 齊:同,并。形容福運極佳。 | 明·無名氏《群仙朝圣》第一折:“因當今福與天齊,行仁孝神圣皆知。” |
fú wéi huò xiān福為禍先 | 指福與禍沒有定數(shù),享福太甚就隱伏著禍端。同“福為禍始”。 | 晉 盧諶《贈劉琨》詩:“福為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為用本,福為禍先?!?/td> |
fú qiǎn mìng bó福淺命薄 | 福分淺薄,命運不好,無福消受。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這是妾福淺命薄,不能保養(yǎng)潛龍。是妾之罪,與陛下何與?” |
yǒu fú tóng xiǎng有福同享 | 幸福來共同分離。 |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應(yīng)有福同享?!?/td> |
tiān guān cì fú天官賜福 | 天官:道教奉天、地、水為三神,天官為其一。祈求降福消災(zāi)的吉利話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6回:“王氏聽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個‘天官賜?!瘲l子,笑道:‘你回來了好,這病減了七分之七。’” |
huò fú zhī mén禍福之門 | 謂禍與福之所從出。 | 戰(zhàn)國·衛(wèi)·呂不韋《呂氏春秋·慎勢》:“故小大、輕重、少多、治亂不可不察,此禍福之門也?!?/td> |
zé fú yí zhòng擇福宜重 | 選擇吉福之事應(yīng)取重的。語出《國語·晉語六》:“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td> | 語出《國語·晉語六》:“擇福莫若重,擇禍莫若輕?!?/td> |
fú rú shān yuè福如山岳 | 岳:高大的山。形容福氣像山一樣高。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25卷:“若帝王求道,壽齊三光,千變?nèi)f化,坐民立亡;福如山岳,為人重愛,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
fú shòu kāng níng福壽康寧 | 祝頌語。謂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 | 宋·陳亮《喻夏卿墓志》:“福壽康寧,子孫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負哉!” |
huò fú yǐ fú禍福倚伏 | 比喻壞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先秦 李耳《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福無雙降,禍不單行 | 降:降臨。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zāi)卻會接踵而至。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5回:“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才脫了天條死難……又撞著這般惡魔,他來害我!” |
huò fú wú piān禍福無偏 | 偏:不正,傾斜。禍福的來臨是不偏不倚的。指禍福是由人自身造成的。 | 明·無名氏《鎖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禍福無偏,善惡相連,則為你昧己瞞心,因此上惹罪招愆?!?/td> |
huò fú wéi rén禍福惟人 | 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亦作“禍福由人”。參見“禍福同門”。 | 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陰陽為道,大道無亭毒之心;禍福惟人,圣人有抑揚之教?!蓖ざ荆B(yǎng)育。 |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shù)。 |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
jí xiōng huò fú吉兇禍福 | 吉祥、不幸、災(zāi)禍、幸福。 | 《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是為吉兇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td> |
zì qiú duō fú自求多福 |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幸福。 | 《詩經(jīng)·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shàn zuò wēi fú擅作威福 | 擅:自作主張。濫用職權(quán),作威作福。 | 元·無名氏《連環(huán)計》第一折:“方今漢朝獻帝在位,被那董卓專權(quán),擅作威福,生殺由己?!?/td> |
fú guò zāi shēng福過災(zāi)生 | 幸福到了極點就轉(zhuǎn)化為災(zāi)禍。 | 《晉書·庾亮傳》:“小人祿薄,福過災(zāi)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td> |
fú lù shuāng quán福祿雙全 | 福:福氣;祿:俸祿。既有福氣,又做官,享受俸祿。 |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祿雙全,穩(wěn)拍拍的綠窗下做針線?!?/td> |
fú qí nán shān福齊南山 | 南山:終南山。比喻福氣高如南山。 | 《南齊書·豫章文獻王疑傳》:“常謂福齊南山,慶鐘仁壽?!?/td> |
fú yǐ huò fú福倚禍伏 | 指福禍互為因果,互相轉(zhuǎn)化。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yīn huò wéi fú因禍為福 | 變壞事為好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zhuǎn)敗為功。” |
yīn huò dé fú因禍得福 | 因遭遇災(zāi)禍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對禍患處理得當;壞事變成了好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復殘強吳而霸天下,此皆因禍為福,轉(zhuǎn)敗為功者也?!?/td> |
huò fú wú mén,wéi rén suǒ zhào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 門:門徑;召:招致,導致。災(zāi)禍與幸福沒什么定數(shù),全由人自身招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td> |